嗨有趣

北京协和医学院早期上色老照片: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_医生_外科_医疗

时间:2023-10-19 21:59:02   阅读:405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医学教育的落后,这使得许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甚至因此丧失生命。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医生科龄(Thomas Cochrane)于1904年倡议在北京建立协和医学堂,以培养中国学生,提高中国的医疗水平。





科龄医生在1897年来到中国行医,多年的从医生涯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医疗系统的不足。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医疗问题。因此,他决定在北京建立协和医学堂,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培养更多的医生和护士。





1904年5月18日,科龄医生向清朝政府提出了建立协和医学堂的申请,并在5月29日得到了批准。慈禧太后和许多朝廷大臣也纷纷支持这个计划,提供了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教学楼和宿舍楼就于1906年1月竣工,同年2月14日正式开学。





协和医学堂的招生条件非常严格,考试难度极高,涉及国文、西文、动物、植物、格物、化学等多个学科。只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试,才能被录取成为医学堂的学生。最初计划招收数百名学生,但实际招生人数只有39人。



在学堂的教学楼里,设有化学实验室、外科治疗室、外科病房、内科、眼科等设施。科龄医生亲自授课,教授低年级学生的骨学、关节和韧带课程,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加上了较低程度的解剖实习。学生的学习期为5年,期满后需要经过各国医官的共同校阅考核,合格者才能毕业并获得清廷学部颁发的文凭。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和统治的危机,协和医学堂面临着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尽管科龄医生不断向朝廷申请补助,但只能得到杯水车薪的资助,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最终,在1915年,科龄医生不得不将医学堂整体出售给洛克菲勒基金会。



洛克菲勒基金会接手后,对协和医学堂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改造。他们扩建了校园,扩大了招生规模,并引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协和医学堂逐渐成长为著名的医学院校,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如今,协和医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顶尖的医学院校之一,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龄医生的愿景和努力,最终得以实现,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医学人才。

上一篇:1945年美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农民:一份珍贵的彩色影像资料_战争_胶片_二战

下一篇:老照片中的民国夏日记忆:降温消暑的方法_冷饮_冰棍_汽水_酸梅汤_冰淇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