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干预“养臭水”要讲究方法

时间:2024-06-27 20:08:30   阅读:180

玩“烟卡”的风潮还没过去,一种名为“养臭水”的另类爱好又在小学生中悄然流行起来。一些“小孩哥”将过期的、废弃的液体和原材料收集起来,加水后放入瓶子中观察发酵过程。有的“养足180天”臭不可闻,有的甚至以“臭水爆炸”为乐发帖炫耀“让周围一圈同学都呕吐了”。
医生提醒,这些成分复杂的臭水中含有大量致病菌,一旦发生爆炸,飞沫可能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而且,一旦臭水在教室等地开炸,造成人员伤害等,学校和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不论从何种角度考虑,家长、学校、社会都应当加强引导、适度干预,不让害人害己的“臭水”继续流行发酵。
然而,许多家长会问:面对孩子的“恶趣味”,何时干预、如何干预算妥当,一味禁止会不会适得其反?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恶趣味”流行背后的心理动机。
未成年人追求“恶趣味”可能与多种心理因素有关。首先是好奇心和探索欲,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会尝试一些新奇甚至带有“恶趣味”的活动来满足探索欲,但由于青少年认知发展不平衡,导致他们对某些行为的后果缺乏充分理解。其次,儿童在社会互动中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语言,这是一种学习和融入同伴群体的方式。当同龄人中流行这些游戏,未成年人可能模仿他们认为“酷”或“有趣”的行为,以此来满足认同感和归属感。
何时应该出手干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儿童中的流行风潮,通常反映了儿童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自然行为和心理状态。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这种兴趣是短暂的,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增强,会逐渐减少。如果没有其他负面行为或社交问题,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干预。然而,如果这种行为变得过于频繁、在不适当的场合持续发生,或者影响到他们的社交、学习甚至安全,那么家长和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地引导和干预。
像“养臭水”这些在主流文化中被视为不当的内容,对儿童来说还具有一种违背规范的特殊吸引力。因为它们打破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和限制,可以让他们感到刺激和自由。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过于严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倾向于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所以教育学专家通常建议家长: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那么,应当如何“疏”、如何“引”?首先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的探索,即使面对“养臭水”等恶趣味游戏,也不要马上阻止,否则,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比较受认可的办法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用其他好玩有趣的游戏去覆盖这些恶趣味游戏,多提供有效陪伴。比如徒步、爬山、打球等活动。要给孩子们信号:有比“养臭水”更加有趣好玩的游戏。当孩子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再温和地和孩子讨论“烟卡”“臭水游戏”是否适合小朋友玩。学校方面,则可以尝试从流行中找到可以引导的因素,比如喜欢“养臭水”的孩子,是不是对生物、化学知识感兴趣?有没有可能来一堂臭水中的趣味知识课?用特别的课堂来代替严厉的制止,或许收效更好。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爱好,家长不必过度紧张。适时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用心陪伴,和孩子共同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

上一篇:比亚迪退出百度自动驾驶合作 转向内部开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