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灰鸫 英文名:Japanese Thrush 别名: 黑鸫 日本乌鸫
时间:2024-08-04 15:01:28 阅读:111
乌灰鸫
英文名:Japanese Thrush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鹟科 / Muscicapidae
鸫属 / Turdus Cardis
描述:体小(21厘米)的鸫。雄雌异色。雄鸟:上体纯黑灰,头及上胸黑色,下体余部白色,腹部及两胁具黑色点斑。雌鸟:上体灰褐,下体白色,上胸具偏灰色的横斑,胸侧及两胁沾赤褐,胸及两侧具黑色点斑。幼鸟褐色较浓,下体多赤褐色。雌鸟与黑胸鸫的区别在腰灰色,黑色点斑延至腹部。
虹膜-褐色;嘴-雄鸟黄色,雌鸟近黑;脚-肉色。
叫声:鸣声圆润而带长长的颤鸣音,在高树顶上作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及中国东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繁殖于河南南部、湖北、安徽(颍上)及贵州。冬季南迁至海南岛、广西及广东。
习性:栖于落叶林,藏身于稠密植物丛及林子。甚羞怯。一般独处,但迁徙时结小群。
俗名:黑鸫 日本乌鸫
世界 存在(居住地):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老挝、俄罗斯(东亚俄罗斯)、越南。 游荡:泰国。 中国 在中国繁殖于河南南部、湖北宜昌、安徽颖上、贵州金沙、江口及贵定、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8] )等地,迁徙期间见于湖南、四川秀山、江苏、浙江和福建。 雄鸟整个头、颈、颏、喉和胸均为深黑色,其余上体黑色或黑灰色,两翅和尾亦为黑色,飞羽内翈黑褐色。下体除颏、喉、胸为黑色外,其余下体全为白色,两胁和覆腿羽缀有灰色,腹和两胁具稀疏的黑色斑点。眼周有一黄色圈。 雌鸟上体橄榄色,额至后颈橄榄褐色,腰部较灰色。耳羽橄榄褐色具白色羽干纹,两翅和尾褐色,外翈羽缘灰棕色,飞羽内翈暗褐色。颏,喉灰白色微沾栗红色、缀有黑褐色斑点,两侧斑点连成一条线状,上胸灰色具黑褐色斑点,胸侧,两胁、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栗色,胸和两胁杂有黑色斑点,有的两胁呈橄榄灰色,微沾橙栗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 幼鸟雌性上体棕褐色具细的淡黄色羽干纹,飞羽内翈暗褐色。颏、喉皮黄色、两侧具黑色斑点,并连成线状,胸、腹和尾下覆羽浓黄白色,羽端棕褐色。腋羽皮黄色,覆腿羽栗黄色。幼鸟雄性上体黑灰色,羽端微沾橄榄棕色,两翅黑褐色,大覆羽具棕白色端斑。前胸棕白色,羽端白色,后胸黑色,羽端沾棕白色;腹淡棕白色具黑色端斑,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灰色。 虹膜褐色,脚黄色或褐色,嘴春季黄色,秋季褐色。 习性:单独活动。地栖性,多在林下地上觅食。 藏身于稠密植物丛及林子。甚羞怯、胆小、易受惊。一般独处,但迁徙时结小群。 在冬季,它们与白眉地鸫(Zoothera Sibirica)在印度支那北部的大片森林中组成群体。同时,在中国香港,它们与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举行集会。 迁徙:乌灰鸫在中国湖北、安徽、贵州等地为夏候鸟,广西、广东、海南岛等地为冬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 乌灰鸫沿着一条路线穿过朝鲜、韩国和中国中部向南走,从8月底到10月中旬离开在日本的巢穴。在中国北方筑巢的乌灰鸫到直到9月下旬才开始迁徙,许多乌灰鸫在路上游荡,直到11月初才回到冬季。返回之旅始于4月初,在日本南部和中国东部繁殖的那些乌灰鸫活动很快,而在中国中北部和北海道繁殖的那些乌灰鸫活动则在5月初才开始活跃。 叫声:鸣声圆润而带长长的颤鸣音,在高树顶上作叫。 最常见的称呼是“tsweeee”或“tsuuuu”。还可以听到深沉的“chuck”声。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 在冬天,很喜欢吃树上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