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黄颊山雀 英文名:Yellow-cheeked Tit 别名: 花奇公、催耕鸟

时间:2024-08-04 15:13:19   阅读:117

黄颊山雀
英文名:Yellow-cheeked Tit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山雀科 / Paridae
山雀属 / Parus Spilonotus

黄颊山雀 / Yellow-cheeked Tit

描述:体大(14厘米)的山雀。冠羽显著,头部具黑色及黄色斑纹。体羽余部于亚种rex为黑、灰及白色,指名亚种上背及下体沾黄。雌鸟:多绿黄色,具两道黄色的翼纹。亚成鸟下体黑色较少。

虹膜-褐色;嘴-深灰或黑色;脚-蓝灰。

叫声:似大山雀。沙哑的颤鸣;尖叫声si-si-si;tee cher;tsee tsee-chi chi chi;咬舌音witch-a-witch-a-witch-a。鸣声为重复的清脆三音节主调chee-chee-piu。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至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西藏南部及云南极西部(spilinotus)和南方省份(rex)的开阔林,高可至海拔2400米。

习性:似大山雀。

注:郑作新(1987)把此种归为(黑准山雀)Black-lored Tit P. xanthogenys下的亚种。

原生种分布地: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不明来源地:孟加拉。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广西、云南和西藏等地。 雄鸟前额、头顶和羽冠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额基、眼先、眉纹、脸颊、耳羽等头侧和颈侧前部鲜黄色,后枕羽冠先端和后枕亦为鲜黄色,在后颈形成一黄色块斑,眼后有一辉蓝黑色纹沿颈侧弯向下。上背黄绿色,羽缘黑色,下背绿灰色,腰黄绿色(西藏亚种);或上背铅黑色具蓝灰色轴纹,下背和腰蓝灰色(华南亚种)。尾上覆羽暗蓝灰色,尾黑色,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几全白色。两翅覆羽黑色,小覆羽具蓝灰色端斑,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白色翅斑,尤以大覆羽白色端斑较宽、形成的白色翅斑亦更明显。飞羽亦为黑色,除第一、二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初级飞羽外翈蓝灰色,基部白色,向端部逐渐转为窄的白色羽缘;次级飞羽外翈羽缘蓝灰色,羽端白色;三级飞羽具宽的白色端斑。下体颏、喉、胸黑色,有的微具金属光泽,腹中央有一条宽的黑色纵带,前端与黑色胸相连,后端延伸至肛周;尾下覆羽白色,有的杂有灰色;胸侧和腹侧黄色、两胁黄绿色(西藏亚种)或胸侧白色,腹侧和两胁蓝灰色(华南亚种)。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腹部黑色纵带不明显。西藏亚种上体羽色较雄鸟暗淡而少光泽,颏、喉胸污黑色微缀黄绿色狭缘;华南亚种上体灰色而沾橄榄绿色,颏、喉、胸淡橄榄黄色,腹沾黄绿色,两胁稍暗沾灰,腹部的中央黑带亦不明显。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黑色或暗蓝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14~22克,♀15~21克;体长♂124~150毫米,♀118~133毫米;嘴峰♂10~13毫米,♀9~12毫米;翅♂71~82毫米,♀68~76毫米;尾♂54~69毫米,♀57~64毫米;跗蹠♂17~20毫米,♀18~20毫米(西藏亚种)。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和大山雀等其他小鸟混群。性活泼,整天不停地在大树顶端枝叶间跳跃穿梭,或在树丛间飞来飞去,也到林下灌丛和低枝上活动和觅食。 迁徙:留鸟。 叫声:似大山雀,沙哑的颤鸣;尖叫声si-si-si;tee cher;tsee tsee-chi chi chi;咬舌音witch-a-witch-a-witch-a。 鸣声为重复的清脆三音节主调chee-chee-piu。 食性:主要以鳞翅目、鞘翅目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上一篇: 褐头鹪莺 英文名:Plain Prinia 别名:

下一篇: 灰眼短脚鹎 英文名:Grey-eyed Bulbul 别名: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