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啄花鸟 英文名:Fire-breasted Flowerpecker 别名: 红心肝 红胸鸟 火胸啄花鸟 火胸啄花鸟
时间:2024-08-04 15:16:44 阅读:120
红胸啄花鸟
英文名:Fire-breasted Flowerpecker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太阳鸟科 / Nectariniidae
啄花鸟属 / Dicaeum Ignipectus
描述:体型纤小(9厘米)的深色啄花鸟。雄鸟:上体闪辉深绿蓝色,下体皮黄,胸具猩红色的块斑,一道狭窄的黑色纵纹沿腹部而下。雌鸟:下体赭皮黄色。亚成鸟:似纯色啄花鸟的亚成鸟但分布在较高海拔处。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鸣声为高音的金属声啾叫titty-titty-titty;叫声为清脆的chip。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方、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海拔800~2200米的山地森林。指名亚种于中国华中、华南及西藏东南部;formosum于台湾。
习性:似其他啄花鸟,多见光顾于树顶的Loranthus属槲类植物。
俗名:红心肝 红胸鸟 火胸啄花鸟 火胸啄花鸟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雄性成鸟上体呈金属绿蓝色,尾上覆羽稍沾蓝辉;两翅的小覆羽和中覆羽与背同色;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外侧羽片具暗绿辉亮,次级飞羽更缘以橄榄黄色;飞羽羽干黑色,下面浅褐色;尾羽暗褐,微渲染蓝辉;眼先、颊、耳羽、颈侧和胸侧概黑色,微杂以橄榄黄或灰色;颏、喉棕黄色;胸具朱红色横斑;腹、尾下覆羽浓棕黄色,腹部中央纵贯以宽而曲折的黑纹;两胁橄榄绿色;腋羽白,微沾黄色;翅下覆羽纯白。在多数个体,秋羽的上体羽端缘以橄榄绿色。 雌性成鸟上体暗橄榄绿色,头顶羽基暗褐,成斑驳状;下背和腰沾黄色;飞羽暗褐,外侧飞羽具淡色狭缘,内侧飞羽缘以橄榄绿色,翅上覆羽暗褐,概缘以橄榄绿;飞羽羽干黑色,下面浅褐色;眼先灰白,颊和耳羽呈沾灰的橄榄绿色,颊部缀以白色点斑;颏、喉棕黄近白,下体余部浓棕黄色,胸侧和两胁橄榄绿色;腋羽白,微沾淡黄色,翅下覆羽白色。 幼鸟似雌鸟,但羽色较黯,不如成鸟辉亮。 虹膜褐色;嘴褐黑(♂)或上嘴角褐,下嘴角灰色(♀);跗蹠暗褐色。幼鸟上嘴褐黑,下嘴红色;跗蹠呈铅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5-10克,♀6-10克;体长♂60-92毫米,♀75-92毫米;嘴峰♂7-9毫米,♀8-9毫米;翅♂46-50毫米,♀44-48毫米;尾♂25-31毫米,♀22-26毫米;跗蹠♂11-15毫米,♀9-13毫米。 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3-5只的小群,活动于高树顶处,有时也同绣眼鸟等混群。常在盛开花朵的树上结群觅食,特别是在冬季和干旱季节,花果不如春、夏繁茂时,结群活动更为常见。2月中旬在中国云南思茅附近公路两侧的溪边林缘,曾见一群约10-20只在开花的女贞树上觅食。 此鸟形小而活泼,跳跃敏捷,对人不甚畏惧,很容易接近观察。鸣声似“tik-tik-tik-tik”声低却很嘹亮,常久鸣不休;有时转为柔细而稍带颤音的“Zi-Zi-Zi”声。飞行能力较强,飞行速度也快,常一边飞行一边鸣叫。 嗜食浆果及寄生在常绿树上的有槲寄生果实上的粘质物。所吃食物种类主要有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各种昆虫及其虫卵,以及蜘蛛、花蕊和花蜜浆汁等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