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鸦雀 英文名:Fulvous Parrotbill 别名:
时间:2024-08-04 15:23:43 阅读:96
黄额鸦雀
英文名:Fulvous Parrotbill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鸦雀属 / Paradoxornis Fulvifrons
描述:体小(12厘米)的红褐色鸦雀。头侧具偏灰的深色侧冠纹和明显的翼上图纹,棕色翼斑与白色的初级飞羽羽缘成对比。尾长呈深黄褐色,羽缘棕色。颈侧的白色多少不一,亚种 albifacies颈侧白色延伸至脸侧。与橙额鸦雀及金色鸦雀的区别在无深色的喉。
虹膜-红褐;嘴-角质粉红;脚-褐色至铅色。
叫声:持续不断的唧唧啾啾声及微弱而似鼠叫的cheep声。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及缅甸东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留鸟。亚种chayulensis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albifacies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四川西南部;cyanophrys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秦岭)及四川。
习性:栖于海拔1700~3500米的混合林地及云杉或桧树林的竹林密丛。20~30只鸟结成大群。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阿萨姆北部、锡金)、缅甸、尼泊尔。在中国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中部峨眉、宝兴、西部康定、西南部峨边、美姑、西昌、木里)、云南(西北部贡山、丽江、增口、西部腾冲、龙川江与怒江间山脉)和西藏东南部等地。 2017年5月16日,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及其周边进行鸟类调查期间,意外的发现了黄额鸦雀的记录;发现该鸟的具体地点为神农架林区太子垭(110°11′33″E,31°27′14″N,海拔2592米)。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淡黄或鲜黄色,头顶、眉纹茶黄色,头顶两侧各有一条宽阔的蓝灰色侧冠纹沿耳羽上方向后延伸至后枕相连形成一圈状带;眼区白色,颊、耳覆羽、头侧桂皮黄色或白色。背、肩、腰黄褐色或淡橄榄褐色沾黄;尾上覆羽棕色或黄褐色,尾淡褐、暗褐或橄榄褐色,羽端转黑褐色,外翈边缘淡黄色或棕色;两翅覆羽同背,飞羽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缘白色,基部棕色或浅栗色,内侧初级飞羽黑色,基部浅栗色,内侧飞羽黑色具宽的橙黄色或浅栗色外缘,尤以羽基较显著。颏、喉、胸淡黄色,颈侧近白色,腹白色或灰白色,尾下覆羽皮黄色或皮黄白色。 虹膜红褐色或褐色,嘴肉黄色或暗粉黄色,嘴嵴近黑褐色,脚棕褐色或灰褐色。 行为:留鸟。常成小群活动,有时20-30只鸟结成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不甚怕人,常常跳出枝头,观察周围环境,常在林下竹丛或灌丛枝叶间攀爬、跳跃。有时也到林缘耕地边灌丛中活动觅食。 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为食,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叫声:持续不断的唧唧啾啾声及微弱而似鼠叫的“cheep”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