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鸟类 / 日期:2024-08-04 / 浏览:89 / 评论:0

灰脚柳莺
英文名:Pale-legged Warbler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柳莺属 / Phylloscopus Tenellipes

灰脚柳莺 / Pale-legged Warbler

描述:中等体型(11厘米)的色暗但有特色的柳莺。上体橄榄褐色;具两道皮黄色的翼斑;白色的长眉纹(眼前方皮黄色),过眼纹橄榄色;嘴甚大,腿浅粉;腰及尾上覆羽为清楚的橄榄褐色;下体白,两胁沾皮黄灰色。较极北柳莺褐色较重而较乌嘴柳莺嘴小且嘴色淡。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暗,下嘴带粉色;脚-浅粉红。

叫声:特征性短而高音调的金属声tink,似欧亚鸲。鸣声为似蟋蟀的吱吱干叫而突然收尾。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部及日本;越冬于中国华东及华南和东南亚。

分布状况:罕见季候鸟。繁殖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迁徙经中国东半部;偶有鸟在南

方沿海及海南岛越冬。

习性:栖于山间茂密的林下植被,高可至海拔1800米。冬季于红树林及灌丛。隐匿于较低层,轻松活泼地来回跳跃,以特殊的方式向下弹尾。

[又:鉴于本种的脚为浅粉色而非灰色,建议将中文名更为淡脚柳莺而与其英文名同。–译注]

世界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泰国、越南。 中国 云南(景洪、蒙自)(旅鸟)、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赤峰)、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的帽儿山、玉泉、朗乡、依兰)、吉林(长白山、延边、通化、浑江、吉林)、辽宁(丹东、大连、营口、庄河、盖县、朝阳)、北京、山东(夏候鸟),迁徙经辽宁中部、河北和中国东部沿海各省以及香港和海南。 灰脚柳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橄榄褐色或橄榄绿褐色,腰和尾下覆羽沾棕褐色或锈褐色。眉纹黄白色,细长而显著从嘴基一直到后颈,沿眉纹下有一宽的暗橄榄绿色贯眼纹,自眼先经眼直达头后。两翅褐色或暗褐色,外翈羽缘橄榄绿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先黄白色或淡皮黄白色,形成两道翅斑,前道翅斑有时不甚明显,翼缘亮黄色。尾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缘棕橄榄色,外侧尾羽内翈具窄的淡黄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颏、喉、胸、腹白色或灰白色,腹微沾淡黄色,肛周和尾下覆羽黄色或皮黄色。两胁淡黄色沾褐色或为淡黄绿色,腋羽黄色或皮黄色。翅下覆羽白色,有时沾黄色。经过夏季磨损的旧羽翅斑变的不甚明显,有一道翅斑几乎消失,下体亦变的较灰白。而 秋季换上的新羽上体沾更多锈色,眉纹和下体沾赭色,两道翅斑较明显。第二枚初级飞羽长度在第六枚与第七枚之间或等于第六枚或第七枚,偶尔在第七枚和第八枚之间。 幼鸟第一年秋羽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绿,下体较白,尾下覆羽较黄。 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色或角褐色,下嘴大部呈褐色,基部较淡;跗蹠和趾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13克,♀10克;体长♂111-123毫米,♀110-119毫米;嘴峰♂9-12毫米,♀9-11毫米;翅♂61-65毫米,♀57.5-60.5毫米;尾♂48-54.5毫米,♀45-49毫米;跗蹠♂20-21毫米,♀19.5-20.5毫米。 常单只、成对或结成小群活动。性活泼,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每天开始活动时间较早,常在天刚亮,太阳未出山之前开始活动。食物以昆虫为食,包括有尺蠖蛾幼虫、枯叶蛾幼虫、落叶蛾幼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昆虫的幼虫和成虫。 繁殖期间雄鸟常站在高大乔木的顶枝上鸣叫,鸣声高亢,似“tic-tic…”声。叫声短而高音调的金属“tink”声。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