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噪鹛 英文名:White-browed Laughingthrush 别名: 白颊笑鸫 白眉笑鸫 白眉噪鹛 土画眉 小画眉 小噪鹛
时间:2024-08-04 15:34:13 阅读:116
白颊噪鹛
英文名:White-browed Laughingthrush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噪鹛属 / Garrulax Sannio
描述:中等体型(25厘米)的灰褐色噪鹛。尾下覆羽棕色,特征为皮黄白色的脸部图纹系眉纹及下颊纹由深色的眼后纹所隔开。亚种有细微差异。中国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的鸟(comis)脸色较白,华中的亚种(oblectans)比东南及海南岛的指名亚种多橄榄色。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灰褐。
叫声:偏高的铃声般叫声和唧喳叫声,以及不连贯的咯咯笑声。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及东部、中国华中及华南包括海南岛、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所有亚种均甚常见于中等海拔,高可至海拔2600米。
习性:不如大多数噪鹛那样惧生。隐匿于次生灌丛、竹丛及林缘空地
俗名:白颊笑鸫 白眉笑鸫 白眉噪鹛 土画眉 小画眉 小噪鹛
世界分布: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缅甸、老挝、越南和中南半岛。 中国分布: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的华南和西南各省,南至福建、广东、香港和海南岛,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昌都地区东南部。 白颊噪鹛雌雄羽色相似。前额至枕深栗褐色,眉纹白色或棕白色、细长,往后延伸至颈侧,眼先和颊白色或棕白色,眼后至耳羽深棕褐色或黑褐色,后颈和颈侧浅棕色或葡萄褐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表面棕褐或橄榄褐色,尾栗褐或红褐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沾棕。颊、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变淡、多呈淡棕黄色或淡棕色,两胁暗棕色,尾下覆羽红棕色。 虹膜栗色,暗褐或茶褐色,嘴黑褐色,脚黄褐或灰褐色。 大小量度:♂52-80克,♀57-77克;体长♂202-255毫米,♀200-240毫米;嘴峰♂19-24毫米,♀19.5-22.5毫米;翅♂91-101毫米,♀90-98毫米;尾♂98-125毫米,♀98-119毫米;跗蹠♂36-40毫米,♀34-39毫米(四川亚种)。 白颊噪鹛舌呈长三角形。舌尖分又呈“V”字型,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食道颈胸分段不明显.食管全长43.33毫米,食管与嗉囊分界不明显;腺胃上圆形乳突少而稀,肌胃发达。肠几乎与体长相等,小肠较发达,雄鸟约长182.8毫米,占肠道总长88.8%;雌鸟约长196.38毫米,占肠道总长88.6%;具有左右侧盲肠,占肠道总长4.87%;直肠占肠道总长6.4%;肝分左右两叶;胰细长形,分两小叶。这些消化道特征说明白颊噪鹛是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鸟类。 习性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集群个体从10余只到20多只不等,有时也见与黑脸噪鹛混群,多在森林中下层和地上活动和觅食。善鸣叫,叫声响亮而急促,其声似‘jeer-jeer’,‘吉呀,吉呀’地反复鸣叫声,尤其是清晨、傍晚和天气晴朗时,鸣叫更为频繁,常常一只鸣叫,引起群中个体相互对鸣,经久不息,鸣声甚为嘈杂。性活泼、频繁地在树枝或灌木丛间跳上跳下或飞进飞出,遇人等干扰,立刻下到树丛基部,躲躲闪闪和毫无声响地在低枝间穿梭或藏匿,待危险过去后,则又窜上枝头开始鸣叫。当敌害逼近等紧急情况时,也起飞逃走,但飞不多远又落下,一般不做远距离飞行,有时也通过在地上急速奔跑逃走。 食性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所吃昆虫主要有甲虫、象甲、金龟甲、金花虫、天牛、步行虫、锹形甲、瓢虫、蝽象、蝗虫、蠼螋、蚂蚱、毛虫、蛾类、蟋蟀、蚂蚁、鳞翅目幼虫等昆虫。此外也吃蜘蛛、蜈蚣、虾等无脊椎动物以及石龙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