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 英文名:Crested Ibis 别名: 红鹤 日本风头鹭 红朱鹭 朱脸鹮鹤 朱鹭 亚洲朱鹮、日本朱鹮
时间:2024-08-04 15:41:26 阅读:128
朱鹮
英文名:Crested Ibis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鹮科 / Threskiornithidae
朱鹮属 / Nipponia Nippon
描述: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
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
叫声:粗哑的咕哝声。
分布范围:过去在中国东部、朝鲜及日本为留鸟,现野外几乎绝种,仅在中国中部尚有一群存活。
分布状况:全球性极危(Collar et al., 1994)。繁殖于陕西南部秦岭南坡(洋县),野外仅有百余只鸟幸存(曾降至20余只)。笼养条件下有大致相应数目的个体,且尝试过引种至日本。
习性:在大栎树上结群营巢。在附近农场农作区及自然沼泽区取食。
俗名:红鹤 鹮?日本风头鹮?朱脸鹮鹤 朱鹭
世界 原产地:中国;可能灭绝:俄罗斯联邦(东亚区);区域灭绝:日本、朝鲜、韩国和中国台湾岛。 中国 朱鹮在中国曾广泛分布于东北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辽宁省辽东半岛大连、金县和营口,河北,河南西部熊耳山,山东,山西东南部,陕西南部太白山、洋县,甘肃兰州、东南部徽县,安徽,浙江衢县,以及福州、台湾和海南岛,在中国仅见是陕西汉中洋县、城固县,陕西安康宁陕县。 朱鹮非繁殖期通体白色,头、羽冠、背和两翅及尾缀有粉红色。翅下和尾下亦缀有粉红色,飞翔时极明显可见。最外侧飞羽几全暗褐色,仅基部的内外缘以及羽干白色。第二枚内翈沿羽干中央部分以及羽端暗褐,第三枚仅先端沾染一些暗褐色,其余飞羽全白色。头后枕部羽毛延长成矛状,形成松散的羽冠。繁殖期头、上背和颈缀有灰色,两翅粉红色较浅淡,第1-5枚初级飞羽具灰褐色端斑。 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红色其他部分黑色,虹膜金黄色,脚亦为鲜亮的红色。繁殖季节的成鸟在整个头部和颈部乃至肩部会分泌出黑色的小颗粒,将头颈肩部沾染成灰黑色,但必须指出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分泌物造成的而非羽毛本身颜色的变化。 虹膜橙红色,嘴黑色,嘴基及头裸露部分朱红色,跗蹠、爪及胫下部裸露部分亦为朱红色。幼鸟两颊被有绒羽,其余脸部裸露无羽,橙黄色。体羽缀有烟灰色而具玫瑰色光泽。初级飞羽黑褐色,脚淡褐色,虹膜淡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700-1885克,♀1465克;体长♂783-790毫米,♀679毫米;嘴峰♂182-183毫米,♀137-150毫米;翅♂380-450毫米,♀375-380毫米;尾♂180-188毫米,♀160-165毫米;跗蹠♂85-90毫米,♀75-77毫米。 习性 性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行动时步履迟缓,飞行时两翅鼓动亦较慢,头、颈向前伸直、两脚伸向后,但不突出于尾外。白天活动觅食,晚上栖于高大树上。 食性 主要以小鱼、泥鳅、蛙、蟹、虾、蜗牛、蟋蟀、蚯蚓、甲虫、半翅目昆虫、甲壳类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觅食活动在白天。通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水稻田中觅食,也见在烂泥中和地上觅食。在地上觅食时常慢步轻脚行走,两眼搜觅前面地上,发现食物,立刻用嘴啄食。在浅水处或泥中觅食时主要靠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探觅食物。 迁徙 原来在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北方和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秋季多要迁到日本南部和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下游、福建、台湾和海南岛越冬,也有部分留在朝鲜越冬。而在中国和日本南部繁殖的种群,通常不迁徙,为留鸟。分布于中国陕西洋县的种群亦不迁徙,繁殖期后向四周游荡。在7月份曾在离巢区20千米远的地方发现已离巢的幼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