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鸟类 / 日期:2024-08-04 / 浏览:55 / 评论:0

丹顶鹤
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纲目科属:
鹤形目 / Gruiformes
鹤科 / Gruidae
鹤属 / Grus Japonensis

丹顶鹤 / Red-crowned Crane

描述:体高(150厘米)而优雅的白色鹤。裸出的头顶红色,眼先、脸颊、喉及颈侧黑色。自耳羽有宽白色带延伸至颈背,体羽余部白色,仅次级飞羽及长而下悬的三级飞羽黑色。,

虹膜-褐色;嘴-绿灰色;脚-黑色。

叫声:繁殖时作号角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的东南部;越冬在朝鲜及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于中国东北繁殖。冬季南迁至华东省份及长江两岸湖泊,也有至朝鲜及日本。偶见于台湾。这种过去的常见鸟现在已稀少且局限于宽阔河谷、林区及沼泽。冬季在江苏盐城尚有大群越冬。

习性:在繁殖地的炫耀舞蹈很受当地文化推崇。飞行如其他鹤,颈伸直,呈”V”字形编队。

俗名:白鹤 鹚楼 红顶子 萨日图-查干-套格加 仙鹤

世界 留鸟:中国和日本;繁殖地:蒙古和俄罗斯东亚区;非繁殖地:朝鲜和韩国。 中国 内蒙古达来诺尔、乌拉盖、科尔沁、呼伦湖、辉河、嘟噜河下游、迎春、小兴凯湖、兴凯湖,吉林向海、莫莫格,辽宁辽河三角洲,河北北戴河,河南黄河故道,山东长山列岛、寿光、昌邑、潍坊、青岛、平邑、汶上、费县,江苏盐城、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灌江、如东,上海,河南庞寨、山东日照、云南昭通、中甸。在中国繁殖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达里诺尔湖等地。越冬于江苏、上海、山东等地的沿海滩涂,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偶尔也见于江西鄱阳湖和台湾。迁徙时经过东北南部、华北等地。 丹顶鹤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体重约7000-10500克。 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虹膜褐色,嘴灰绿色,尖端黄色。胫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 雏鸟被有黄褐色的绒羽,背部的颜色浅,腹部较深,肩部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红色,3-4月后体羽逐渐变成洁白的颜色,头顶部的裸露部分则要到10个月以后才出现红色。 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超过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大小量度:体重♂7000-9000克,♀9000-10500克;体长1200-1520毫米;嘴峰♂151-167毫米,♀135-167毫米;翅♂560-670毫米,♀557-635毫米;尾300毫米;跗蹠♂267-301毫米,♀255-297毫米。(注:♂雄性;♀雌性) 活动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栖息,天特别冷时则靠得很近。觅食地和夜栖地一般较为固定,通常亮天后,各家族群陆续飞到觅食地觅食,彼此仍保持一定距离。中午时多集中在滩边休息,并不断鸣叫。晚上又陆续飞回夜栖地过夜或留在觅食地过夜。休息时常单腿站立,头转向后插于背羽间。无论觅食或休息时,常有1只成鸟特别警觉,不断抬头四外张望,发现危险时则发出“ko-lo-lo-”的叫声,鸣叫时头颈向上伸直,仰向天空。当危险迫近时,则腾空飞翔。飞翔时头脚前后伸直,两翅鼓动缓慢,排成“一”字或“V”字形。 迁徙 春季于2月末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殖地,经过中国北戴河的时间在3月中旬至3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最早到达江苏盐城越冬地的时间在10月28至10月29日,大批在11月下旬到达。常呈小群迁徙,最大结群可到40-50只。迁飞时成“V”,字形队。 换羽 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 鸣声 丹顶鹤高亢、宏亮的鸣叫声,与其特殊的发音器官有关。它的颈长,鸣管也长,长达约1米以上,是人类气管长度的五六倍,末端卷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就像西洋乐中的铜管乐器一样,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呜,声音可以传到3-5公里以外。 丹顶鹤鸣声的音调和频率因性别、年龄、行为、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鸣声成串或单一,不仅在起飞时和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鸣叫,而且在地面上取食和栖宿时也在鸣叫。一年四季,几乎每天每时都能听到它的鸣声,但以黎明前后最为频繁。每天在破晓之前,只要有一只率先启鸣,便会有第二只立即应声作答,而后群体中就一连串地彼此呼应,欢闹不止,直至日出。叫声不仅是配偶间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情和联络,而且也常用来表示骚动和对危险的警戒,但更重要的则是作为婚偶舞蹈的伴奏曲。 繁殖期的雄鸟在与雌鸟对鸣时,头部朝天,双翅频频振动,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一个高昂悠长的单音,雌鸟的头部也抬向天空,但不振翅,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两三个短促尖细的复音。这种“二重唱”不仅是对爱情的表白,也是对企图入侵者的警告,而且还能促使雄鸟和雌鸟性行为的同步,保证繁殖的成功。雏鸟的鸣叫声主要有索取食物,保持联系和也许是出于某种生理需要的使劲鸣叫等3种。1岁龄的幼鸟在离开双亲后,有保卫领地以及无目的的鸣叫。2岁以后则有齐鸣、交尾前的鸣叫。此外还有在召唤起飞和报警时的鸣叫,营巢时的鸣叫等等。 食性 食物很杂,主要有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等等。 鹤舞 每年3月末4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配对和占领巢域,雄鸟和雌鸟彼此通过在巢域内的不断鸣叫来宣布对领域的占有。求偶时也伴随着鸣叫,而且常常是雄鸟嘴尖朝上,昂起头颈,仰向天空,双翅耸立,引吭高歌,发出“呵,呵,呵”的嘹亮声音。雌鸟则高声应和,然后彼此对鸣、跳跃和舞蹈。舞姿也很优美,或伸颈扬头,或曲膝弯腰,或原地踏步,或跳跃空中,有时还叼起小石子或小树枝抛向空中。 丹顶鹤的舞蹈大多是由几十个、几百个动作的连续变幻,舞蹈的主要动作有伸腰抬头、弯腰、跳跃、跳踢、展翅行走、屈背、鞠躬、衔物等,但姿势、幅度、快慢有所不同。而这些动作及其后续动作,又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弯腰——伸腰抬头——头急速上下摆动;展翅——伸腰抬头——弯腰;伸腰抬头——弯腰——脚朝下跳跃;展翅弯腰——弯腰行走——颈部和身体呈“八”字形展翅衔物——展翅行走;衔物——跳跃抛物——不变位的体旋转,靠腿力或扇翅做跳跃,弯腰动作等。这些动作大多都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例如鞠躬一般表示友好和爱情;全身绷紧的低头敬礼,有表示自身的存在、炫耀、恐吓之意;弯腰和展翅则表示怡然自得、闲适消遣;亮翅有时表示欢快的心情等。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 取消回复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