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杜鹃 英文名:Plaintive Cuckoo 别名: 八声喀咕
时间:2024-08-04 16:13:24 阅读:102
八声杜鹃
英文名:Plaintive Cuckoo
纲目科属:
鹃形目 / Cuculiformes
杜鹃科 / Cuculidae
杜鹃属 / Cacomantis Merulinus
描述:体小(21厘米)的灰褐色及棕色杜鹃。成鸟:头灰,背及尾褐,胸腹橙褐色。亚成鸟:上体褐而具黑色横斑,下体偏白而多横斑,似栗斑杜鹃成鸟但无过眼线。
虹膜-绯红;嘴-上黑下黄;脚? 黄色。
叫声:哀婉的哨音tay?ta?tee, tay?ta?tee,速度音高均升,有时晚上能听见。另种叫声为两三个哨音减弱为一连串下降的pwee, pwee, pwee, pee?pee?pee?pee声。
分布范围:印度东部、中国南部、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及季节性候鸟,上至海拔2000米。亚种querulus繁殖于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广西、广东及福建;在海南岛为留鸟。
习性:喜开阔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常被小型鸟群围攻。叫声熟悉于耳,但却难见其鸟
俗名:八声喀咕
原生种分布: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迷鸟分布地:尼泊尔。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广西南部、广东和福建沿海以及海南岛。 雄鸟整个头、颈和上胸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褐色。肩和两翅表面褐色而具青铜色反光。翼缘白色。外侧翼上覆羽杂以白色横斑;初级飞羽内侧具一斜形斑;尾淡黑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外缘具一系列白色横斑。下胸以下及翼下覆羽淡棕栗色。尾下覆羽黑色,密被窄的白色横斑。 雌鸟上体为褐色和栗色相间横斑;颏、喉和胸淡栗色,被以褐色狭形横斑。其余下体近白色,具极细的暗灰色横斑。 幼鸟上体淡黑灰色,具桂红和淡棕色横斑及斑点;尾淡黑色,外侧缀以一系列棕色横斑;颏、喉和胸淡棕色,具淡黑色细横斑和斑点;腹近白色,具黑褐色横斑。 虹膜红褐色,雌鸟围以灰色和黄色。嘴褐色(冬季)或角褐色,下嘴基部橙色(夏季)。脚黄色,雌鸟深黄色。 习性: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较其它杜鹃活跃,常不断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去。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整天鸣叫不息,尤其是阴雨天鸣叫频繁,鸣声尖锐、凄厉,故有哀鹃及雨鹃之名。 叫声:哀婉的哨音tay-ta-tee,tay-ta-tee,速度音高均升,有时晚上能听见。另种叫声为两三个哨音减弱为一连串下降的pwee、pwee、 pwee,pee-pee-pee-pee声。 [3] 鸣叫声开头慢而低,最后高而快,为八音一度。 迁徙: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尤以毛虫等鳞翅目幼虫最为喜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