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白马鸡 英文名:White Eared-Pheasant 别名: 白马鸡 雪雉

时间:2024-08-04 16:22:38   阅读:149

白马鸡
英文名:White Eared-Pheasant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asianidae
马鸡属 / 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白马鸡 / White Eared-Pheasant

描述:体大(80厘米)的白色马鸡。具黑色蓬松的丝状尾羽。飞羽黑色,有些亚种两翼灰色。头顶黑,脸颊裸皮猩红。有白色髭须但不及其他种类长而成”耳”。

虹膜-橘黄;嘴-浅粉;脚-红色。

叫声:黄昏时栖于枝上发出响亮粗犷的ge ge ge ge叫声,远处可闻。

分布范围:西藏高原东南部至中国中部,有可能见于缅甸东北部。

分布状况:较常见,但数量普遍在减少。栖于海拔3000~4000米林线灌丛。指名亚种分布于青海东南部、四川及西藏东部;dolani于青海南部(玉树);drouynii从青海南部至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金沙江和怒江之间;lichiangense在四川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丽江)。过渡型见于重叠分布区。

习性:以小群活动,觅食于林间草地。不喜飞行,受惊扰时扎入附近灌丛。

俗名:白马鸡 雪雉

白马鸡是中国特产,分布于四川、西藏东部、甘肃东南部、青海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白马鸡共分化为4个亚种,昌都亚种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德格,青海南部的玉树、杂多、囊谦和西藏东部的嘉黎、比如、索县、昌都、类乌齐、丁青等地;玉树亚种仅分布于青海南部的玉树;丽江亚种分布在四川南部的木里,云南西北部的丽江、中甸、德钦等地;指名亚种分布在青海东南部的班玛、达日,甘肃南部的玛曲,西藏东北部的芒康、贡觉、左贡、江达、察雅和四川西部和北部的23个县境内。 白马鸡雄鸟头顶密被以黑色绒羽状短羽;耳羽簇白色,向后延伸成短角状,但不突出于头上。上下体羽几纯白色,羽端分散呈发丝状。背微沾灰色;颏、喉沾棕,较长的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稍沾暗灰色,初级覆羽内翈暗褐色;外翈暗灰褐色而具白色羽缘,次级飞羽黑褐色而具紫色光彩;初级飞羽和小翼羽暗褐褐色;尾特长,辉绿蓝色,基部灰色,末端具带金属光泽的暗绿和蓝紫色;中央一、二对尾羽大部羽枝分散下垂。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体型稍小,羽色较暗淡。 虹膜橙黄色,脸部裸出,呈鲜红色,具疣状小突;嘴粉红色;脚,趾红色,爪角色。雄鸟具距。 白马鸡共分化为4个亚种,昌都亚种是真正的白马鸡,除头顶为绒黑色,尾羽末端辉绿蓝色外,全身羽毛几乎全是雪白的颜色;玉树亚种则全身体羽都呈深浅不等的灰色;丽江亚种体羽大部分是白色,只是翅膀端部淡灰褐色;指名亚种与丽江亚种近似,只是背部也略沾灰色,翅上灰褐色更暗一些。 习性 白马鸡是留鸟。喜欢集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至春季,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白天活动,通常从清晨一亮天即开始活动和觅食,一直到黄昏。中午多在树阴处休息,晚上栖于树上。常在早晨和傍晚鸣叫,鸣声洪亮而短促,好像“咯……咯……咯……”的声音,很远都能听到。 善奔走,飞行速度慢,通常不远飞。受惊时常往山上狂奔,至岭脊处才振翅飞起,滑翔至山谷间。藏马鸡不象蓝马鸡、褐马鸡那样怯懦,有时接近村落也不畏惧。叫声洪亮。在鸣叫时,昂首引颈,嘴几乎直向上方,尾也往上翘,姿态雄俊。马鸡用嘴挖土觅食。 雉类鸟多集群活动,而马鸡的集群尤其壮观庞大,常常是多个家族几十只结群活动于松树和杜鹃灌木林中。在云南西北的白马雪山,秋冬季节时,会有200多只的白马鸡聚集在一起觅食,白花花的一大片,其他的雉类鸟从没有见到如此巨大的群体。马鸡的庞大集群跟众多的雀类小鸟的庞大集群活动不同:它们不是时聚时散,也不是纷乱无首、闻风四散的乌合之众,它们的集群有首领统帅,行动相当规律,有固定的夜宿地和觅食、沙浴场所。 食性 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主要植物种类:瑞香狼毒、唐松草、毛香火绒草、四川忍冬、昌都山韭、川滇青冈栎、野苹果、枸子木、菥蓂、野豌豆、峨嵋蔷薇、溚草(Koeleria spp.)、珠芽蓼、假耧斗菜、杜鹃等。此外也吃蕨麻、草叶、草根、云杉花和果、海棠果以及青稞种子和蜘蛛、娱蚣、步行虫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和雏鸟。 冬季多吃树根和种子,春季以绿色植物的嫩根、嫩叶为主,夏秋季以植物的叶蕾、花、果子为食。幼鸟以昆虫为主,随体土增长,食物中昆虫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上一篇: 蓝鹇 英文名:Taiwan Blue Pheasant 别名: 蓝腹鹇

下一篇: 藏马鸡 英文名:Tibetan Eared-pheasant 别名: 哈曼马鸡

猜你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