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斑林莺 英文名:Barred Warbler<br />学名:Curruca nisoria 别名:
时间:2024-08-10 10:04:19 阅读:93
横斑林莺
英文名:Barred Warbler
学名:Curruca nisoria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鹛科 / Sylviid Babblers / Sylviidae
横斑林莺(英文名:Barred Warbler,学名:Curruca nisoria),是雀形目莺鹛科Curruca的鸟类。横斑林莺,体大(15.5厘米)而壮实的灰色林莺。藏匿于高至海拔2300米的近河流及湖泊的密丛,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中部。
繁殖区: 欧亚:中部非繁殖区: 非洲东部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罗群岛、芬兰、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立陶宛、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挪威、阿曼、波兰、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欧洲区)、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苏丹、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旅鸟:比利时、刚果民主共和国、法国、冈比亚、冰岛、爱尔兰、马拉维、马耳他、荷兰、尼日利亚、塞拉利昂、西班牙。 中国 新疆(西部喀什、天山、阿克苏、中部库尔勒、吐鲁番、尉犁、东部哈密、罗布泊湖、南部皮山、且末、北部阿勒泰、塔城、青河、准噶尔盆地)(繁殖鸟),河北、北京(迷鸟)。 新疆亚种为罕见的夏候鸟,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喀什、天山、库尔勒及若羌地区。迷鸟至河北。 横斑林莺上体概呈灰褐色,翅上覆羽及最内侧飞羽、腰羽和尾上覆羽具灰白色羽缘,有时头侧羽毛亦具灰白色羽缘,形成鳞状横斑;尾羽褐灰色,具多数暗色横斑;除中央一对尾羽毛外,其余各尾羽具灰白色羽缘,内翈白色愈靠外愈大。下体白色羽毛具灰黑色的横斑,形成波浪状斑纹,以腹部中央的色泽最淡,甚至呈乳白色。 雄鸟春羽上体淡灰色,在背和两翅缀有褐色,前额、腰和尾上覆羽灰色而微具白色尖端,两翅覆羽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尖端,尾羽灰色和暗灰色、尖端白色。颊和耳羽灰色,眼黄色。新换的秋羽上体较褐具宽的白色羽缘。 雌鸟上体呈棕褐色,下体横斑仅限于两胁,其余似雄鸟。 虹膜黄色或橙黄色或褐色,嘴暗角褐色或黑褐色,下嘴基部较淡黄色;脚黄色或青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22-27克;体长♂168-170毫米,♀150毫米;嘴峰♂13-15毫米;翅♂81-90毫米,♀84-86毫米;尾♂72-74毫米,♀66-77毫米;跗蹠♂24-26毫米,♀23-25毫米。(注:♂雄性;♀雌性) 夏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往繁殖地,10月下旬迁离繁殖地迁往越冬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跃,行动敏捷而谨慎,常在茂密的灌丛中活动、觅食,不易被发现,常闻其声,不见其影。有时亦飞蹿灌木顶端,站立在顶枝上,遇见异常情况,立即飞落到灌木丛中。频繁地在灌木间来回跳跃和飞翔。 鸣声短促而深沉的短句,持续3-10秒钟,重复有序。叫声为该属典型的"chak chak chak”声;也发出沙哑颤鸣或轻柔的两音节"chad chad”声。 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亦吃植物果实、种子、浆果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