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脚隼 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br />学名:Falco vespertinus 别名:
时间:2024-08-11 10:36:56 阅读:130
西红脚隼
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
学名:Falco vespertinus
纲目科属:
隼形目 / Falconiformes
隼科 / Caracaras,Falcons / Falconidae
西红脚隼(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学名:Falco vespertinu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鸟类。小型猛禽,又叫西红脚隼、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等。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习性同阿穆尔隼(东红脚隼)。主要可见于东欧与亚洲,其族群由于栖地减少以及狩猎活动而逐渐减少。红脚隼在冬季会迁徙至非洲地区过冬,除此之外,在西欧也可见其踪迹,第一次出现在北美的纪录则于2004年的8月。成年雄隼拥有一身蓝灰色的羽毛,以及红色的尾羽及鸟脚;雌隼则有灰色的背羽和翅膀、橙色的头部,以及附带黑色条纹的白色面部。红脚隼身长约28到34厘米;翅膀张开则宽约65到75厘米。主要猎物是大型昆虫,偶而会捕食其他小型鸟类或哺乳类。红脚隼非洲的一个亚种提升为了独立鸟种——岩隼。
繁殖区: 欧亚:欧洲中部至亚洲中部非繁殖区: 非洲南部
繁殖地:亚美尼亚、奥地利、白俄罗斯、中国、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俄罗斯(中亚区和东亚区)。 非繁殖地: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旅鸟: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贝宁、波黑、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金)、塞浦路斯、科特迪瓦、丹麦、埃及、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希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利比亚、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黑山、尼日尔、尼日利亚、北马其顿、巴勒斯坦、塞内加尔、斯洛文尼亚、苏丹、叙利亚、多哥、突尼斯和乌干达。 留鸟:阿塞拜疆、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乔治亚州、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肯尼亚、列支敦士登、马拉维、摩尔多瓦、莫桑比克、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区)、卢旺达、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瑞典、瑞士、坦桑尼亚、土耳其和乌克兰。 游荡(非繁殖地):莱索托。 游荡(部分地区):科威特、利比里亚、沙特、阿联酋和也门。 季节性不确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阿富汗、比利时、吉布提、埃斯瓦蒂尼、加蓬、直布罗陀、爱尔兰、卢森堡、摩洛哥、荷兰、挪威、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索马里、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英国和美国。 起源不确定(旅鸟):圣马力诺。 产地不明:吉尔吉斯斯坦。 西红脚隼翅较长、几达尾端,第2枚飞羽最长,嘴和趾较弱。雄鸟通体黑灰色,翅上、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黑灰色,飞羽灰色,具银色光泽。雌鸟上体灰色,背、翅和尾具暗灰色横带,头顶至后颈橙棕色或棕色,具纤细的黑色羽轴纹,眼周和眼下有黑斑;颏、喉和头侧白色,其余下体橙棕色或暗红色,偶尔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飞羽灰色,初级飞羽黑色,内翈具白色横斑。翼下覆羽和腋羽橙皮黄色。 幼鸟上体暗褐色,具赭色羽缘,尾具横斑,前额白色,头顶具宽的淡色羽缘,眼先、眼周和口角髭纹黑色。下体赭白色,具褐色纵纹。 虹膜暗褐色,其外有一圈红色边缘,嘴峰蓝色;蜡膜和脚、趾在雄鸟为红色,雌鸟为橙色,幼鸟为黄色。爪白色。 在中国为夏候鸟。春季迁来时间多在4月初5月末,秋季离开时间多在10-11月。常成对和成小群活动。飞行较快,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在空中盘旋和滑翔,休息时多栖于电话线或电线杆上。 西红脚隼经常吵闹,尤其是当它们成群结队地走动或在晚上聚集在一起进入睡眠之前。它们最常见的叫声是雄性的“kiou kiou kiou”的高声,雌性的“kwee kwee kwee”的更柔软、音调更高。飞行时与燕隼的叫声非常相似,但频率稍低。在惊慌时发出更快的叫声。 主要捕食大型昆虫,也捕食蛙、野兔、鼠类和鸟类。通常在空中飞行捕食昆虫和小鸟,也在地上捕食。捕食活动在白天,从清晨直到黄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