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鵟 英文名:Eastern Buzzard<br />学名:Buteo japonicus 别名: 鸡母鹞、东方鵟、日本鵟、
时间:2024-08-14 09:04:22 阅读:105
普通鵟
英文名:Eastern Buzzard
学名:Buteo japonicus
纲目科属:
鹰形目 / Accipitriformes
鹰科 / Kites,Hawks,Eagles / Accipitridae
普通鵟(英文名:Eastern Buzzard,学名:Buteo japonicus),是鹰形目鹰科鵟属的鸟类。俗名土豹子、鸡母鹞。中型猛禽,体长50-59cm。体色变化较大,上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以森林鼠类为食,食量甚大,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部分为冬候鸟、部分旅鸟。春季迁徙时间3-4月,秋季10-11月。普通鵟分布在欧洲的亚种已经独立成种欧亚鵟。因地理原因,其英文正名继承了Common Buzzard(直译“普通”、“鵟”),而普通鵟的英文正名则改为Eastern Buzzard(直译“东方”、“鵟”)。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的burmanicus和refectus亚种已经提升为独立种喜山鵟。
地理分布:远东:西伯利亚中部,南部,蒙古,中国东北部,日本
原产地:中国、印度、日本、朝鲜、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俄罗斯。 繁殖地:北马里亚纳群岛、俄罗斯(东亚区)。 非繁殖地: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香港和台湾省)、韩国、老挝、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游荡(非繁殖):文莱、印尼、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菲律宾和新加坡。 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帕劳。 普通鵟为中型猛禽,体长42–54厘米,翼展122-137厘米,雄性体重630–810克,雌性体重515–970克。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髭纹显著;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或纵纹,尾羽为淡灰褐色,具有多道暗色横斑,飞翔时两翼宽阔,在初级飞羽的基部有明显的白斑,翼下为肉色,仅翼尖、翼角和飞羽的外缘为黑色(淡色型)或者全为黑褐色(暗色型),尾羽呈扇形散开。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另外,它的鼻孔的位置与嘴裂平行,而其他鵟类的鼻孔则与嘴裂呈斜角。虹膜黄色至褐色;鸟喙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伊豆亚种比指名亚种体型小,在翅膀尖端有更短更圆的末端。大岛亚种翅膀较短。 常见在开阔平原、荒漠、旷野、开垦的耕作区、林缘草地和村庄上空盘旋翱翔。多单独活动,有时亦见2-4只在天空盘旋。活动主要在白天。性机警,视觉敏锐。善飞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空中盘旋滑翔,宽阔的两翅左右伸开,并稍向上抬起成浅‘V’字形,短而圆的尾成‘扇’形展开,姿态极为优美。 捕食方式主要通过在空中盘旋飞翔,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寻觅,一旦发现地面猎物,突然快速俯冲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栖息于树枝或电线杆上等高处等待猎物,当猎物出现在眼前时才突袭捕猎。以森林鼠类为食,食量甚大。除啮齿类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有时亦到村庄捕食鸡等家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