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究竟发生在哪个玄武门?

时间:2024-08-17 18:40:41   阅读:109

安徽省庐江县福元乡中学王常识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质疑义务教育初中第二册《中国历史》中所提唐初玄武门之变的地点,认为当时有两个玄武门,一在“宫城北门”,另一在“大明宫北面”,王老师推论玄武门之变应发生在大明宫北面。对王老师求真求实的精神我深为敬佩,一个中学老师为备课深研课本、教参,查了那么多资料,是很不容易的。

  出现这样的歧议,要怪正史记载的不是十分清楚,而后人在辞书中又有错误的解释。王老师所引中华书局1936年版的《辞海》在玄武门之变条中,断然认为这次变故发生于“大明宫北”,是判断之误,应当给予订正。

  为了将问题说得更清楚,下面我们先引用一段袁英光等先生在《唐太宗传》中有关的历史叙述: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一早,高祖上朝,裴寂、肖瑀、陈叔达、封德彝……等也已到齐,专等建成、世民、元吉兄弟到达。而这时李世民却正率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伏于玄武门内。玄武门是宫城北门,是内廷警卫驻扎重兵、为出入内宫必经之路。建成、元吉……两行至临湖殿方觉有变。想掉头回马,李世民已骑马迎面而来,元吉仓皇张弓,连射三矢,因控弦不开,皆未中的。李世民取弓还射,建成当即中箭而死……尉迟敬德跃马而至,元吉立即往武德殿奔逃,敬德引箭便射,将元吉杀死。……东宫、齐府精兵二千余人赶来攻玄武门。在玄武门的秦府兵不多……情势十分危急……赶忙紧闭宫门抵抗,(东宫、齐府兵)力攻很久,不得入,遂鼓譟进攻秦府。正在这紧要关头,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领赶到,东宫、齐府将领和士兵见主子已被杀,无心恋战,遂溃逃而去。……随即,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往海池舟上面见李渊,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李渊见事已如此,也无可奈何,改立秦王为太子。”(《唐太宗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这一段言简意赅的叙述,将这次玄武门之变记载得很明确。这是一次宫廷军事政变,而对李渊来说,实是一场“逼宫”戏。不管唐太宗秦王府也好,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也好,所率大军都是直奔唐高祖李渊署理国务朝廷大事的宫廷而去的。

  我们要了解这次兵变的具体方位,就首先要知道武德年间唐朝宫廷建筑的具体布局。因为上引文中的几个具体地点:玄武门、临湖殿、武德殿、海池都交待得很明确。这些地点若能考明在何处,便自然可确定当时玄武门的正确方位。现将《唐都长安》一书所附《唐长安城图》列附于下,以便查询

  根据这张《唐长安城图》,的确在唐朝曾存有两座玄武门:一在太极宫的正北面,另一座则在大明宫的北面。正是由于这张图和类似的其他唐长安图,1936年版的《辞海》才将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误认为是大明宫北之玄武门。李老师的判断也由此而来。但是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判定。

  首先,唐朝的大明宫建筑群,实际上不是唐高祖统治时就有的,它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亦即634年,上离李世民、李建成的玄武门之变的626年,有八年之久。这座大明宫开始称为永安宫,第二年(635年)才改为大明宫,据宋敏求《长安志》载,这座宫殿本是“以备太上皇(李渊)清暑”而用的,最后建成完工,是在唐高宗以后。而据当代学者阎文儒诸先生的考证,大明宫一直到高宗时,也只是“统治者夏日消暑”之用,玄宗以后,才成为固定的“皇帝办公及居住处所”(《两京城坊考补》90页)。据《唐六典》记载,大明宫南、北、东、西各有数门,其北有玄武门、银汉门、青霄门。而这个玄武门,究竟何时建成,史无明载,只有《长安志》和《两京城坊考》说过在唐德宗时修造过门楼。但可以肯定的是,此门建造绝不会早于大明宫的首建(《唐代长安宫廷史话》69~70页)。因此,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绝不可能址在此事变后八年始建的大明宫的北门。这是应予明确的。《辞海》的错误就在于它根本没弄清大明宫的始建年代。

  其次,我们再从唐高祖时的宫殿建筑分析。199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扬鸿年先生的《隋唐宫廷建筑考》专著。这部巨著里将唐时宫廷建筑的每殿、每宫、每门、每苑都作了一一详尽介绍。其中提到了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为唐代长安三大宫殿群,大明和兴庆各建于太宗和玄宗时,唯有太极宫为唐高祖建国时便有,是在隋朝原大兴宫的基础上修成。唐高祖在位期间,在太极殿上朝设宴,听政办公,附近有若干政府最高机构,可以认为是唐初的政治中枢。(《唐两京城坊考》卷—·两京宫城)。从唐史籍和宫殿图谱看,唐高祖时,后妃居住的“掖庭”和太子居住的“东宫”,亦在政府中枢太极宫两侧,掖庭在西,太子宫在东。那就是说当时太子建成所居离太极宫很近。而据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天下平定以后,唐高祖李渊还曾一度命李世民和李建成各居承乾殿和武德殿,据查《隋唐宫廷建筑考》,这承乾、武德二殿也位于太极宫中。所以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势均力敌的建成、元吉一方和李世民一方,他们各怀鬼胎,各自操训兵马,也都在太极宫这个大范围内,只是瞒住了李渊一人。比如《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记载,李建成为准备政变,曾募“恶少年二千人为宫甲,屯左右长林门,号‘长林兵’”,又说他还“募突厥兵三百内宫中。将攻西宫”。这长林门即为太极宫东宫的一座宫门,而“西宫”即为唐高祖所在的太极宫。又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平日李世民所住承乾殿,李元吉所住武德殿,和高祖所处“上台”,太子住东宫,“昼夜并通,更无限隔”(《两京城坊考补》49页)。几处相距甚近,不会远到后来所建的大明宫玄武门去活动,互为阴谋。由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居住和活动地点看,626年六月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也不会离太极宫很远,而皆发生在太极宫附近。

  第三,我们再看前文所引玄武门事变当时的几处建成、元吉、李渊所在具体地点,亦俱在太极宫近处。首先,玄武门,据《资治通鉴》卷191唐纪七注解:“玄武门,宫城北门”,这宫就是太极宫,绝不会错的。《两京城坊考补》48页谓:“唐初,称乱及平乱之门禁,皆在宫城之后门──玄武门”,北处有“宫中劲旅羽林、飞转等军队”。我们从云麾将军敬君弘率屯卫玄武门之“宿卫兵”力战建成方面薛万彻的两千劲军的经过,可得到这个结论(《资治通鉴》卷191唐纪七)。所以,阎文儒先生指 出:“初唐时,西宫为皇帝居处地址,而保卫统治者之护卫亲兵,亦居宫中,因而宫内之变,多从玄武门进,玄武门实宫中主要之门禁。高宗以后,大明宫建起,统治者多居大明宫,不在西宫,因而再无西宫玄武门之变矣”(《两京城坊考补》51页)。这里,阎先生将太极宫和大明宫前后两个不同宫禁时期,分得是很清楚的。再从玄武门之变建成、元吉所途径的几点地址和高祖李渊泛舟海池的方位看,也都是在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云:建成、元吉于六月四日准备进太极殿受高祖召见,但“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隋唐宫廷建筑考》182页考曰:“临湖殿当在太极宫玄武门附近”。此后,元吉遇尉迟敬德追赶,又往武德殿他的住地奔逃,都可看出靠太极宫北附近。又,《资治通鉴》191唐纪七载,玄武门事变当时,“上(高祖)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这个“海池”,据《通鉴》根据阁本《太极宫图》考,“太极宫中凡有三海池,东海池在玄武门内之东,近凝云阁,北海池在玄武门之西”,皆在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立命尉迟敬德去向父皇及时禀报,也符合情理。而这恰恰说明玄武门之变离太极宫不会太远。从地图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太极宫内数池,正好在玄武门正南。

  上述诸点,皆足以证明,626年六月初之玄武门之变是在太极宫唐初宫城北之玄武门,而绝非后来大明宫北之玄武门。此说是否可以成立?尚祈王常识老师和史学界诸大家指正。

2015-06-08 00:00:00

上一篇:贞观之治的历史原因,贞观之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下一篇: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堪称古代中国的“建国之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