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从仙人拇迹到下渡古井……广州两千多年历史印记都与它有关

时间:2022-11-13 22:49:22   阅读:764

广州是一座因水而生、

依水而兴的城市,

这个“水”即珠江。

据考证,

“珠江”这一名称最早见于

明嘉靖三十七年前后黄佐诗作首句:

“珠江烟水碧濛濛”。

在历史上,

狭义的“珠江”特指

从广州市区到入海口这一段。

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

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

因为珠江,

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成为屹立千年的世界商贸名城。

可以说,

广州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核

和城市精神与珠江密不可分。

从五仙观的“仙人拇迹”

到光塔下记录一幕幕中外交往的浮雕,

从东汉大学者杨孚所凿古井

到珠江之畔诞生的文化大家……

连日来,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沿着

曾经和现在的珠江沿岸一路探寻,

跟随岭南文化“兴”“散”“聚”的足迹,

从千年名城的历史印记中

解码滔滔珠江背后的文化力量。

溯源五仙观

一处仙人拇迹 一段建城故事

记者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

以前有外地朋友来访,

推荐他们必去的游览地就包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仙观。

而这次探访,

我们也从这里起步。

五仙观位于惠福西路。

如今,这里有着更响亮的名字——越秀区博物馆和南粤先贤馆。平日来这里的游客以周边街坊居多。

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广州别名“羊城”“穗城”的由来,还能搞清楚古老羊城与珠江的密切关系。

五仙观所在地曾是古岸,见证着广州的地理变化。@视觉中国供图

广州市越秀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陈秋霞带着记者走进五仙观,只见大门口重檐牌楼上写着“五羊仙迹”,大殿正中摆放着五仙传说的塑像以及稻穗。

相传周朝时,有五位仙人骑着五只仙羊降临广州,把稻穗赠给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言毕,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后人就据此建起了五仙观,塑造了五仙和五羊像。

时光荏苒,五仙观历经多次迁建。如今惠福西路的建筑乃明洪武十年(1377)所建。

五仙观中的塑像以及稻穗,无声讲述着古人对广州起源的美好想象。

进入五仙观东侧花园,一个硕大的水池映入眼帘,内里是起伏的原生红砂岩,颇有神秘感。

仔细观察,红砂岩正中间是一大一小两个凹穴,看起来很像脚掌的大拇指。而池壁上则刻有“仙人拇迹”四个大字。

陈秋霞介绍说,这是古珠江的痕迹。亿万年来,珠江三角洲曾发生过多次海进海退。五仙观这个位置以前在珠江岸边。岩石经江水长年累月地侵蚀,留下了两个瓯穴。

后来,相邻的瓯穴连起来,变成了长约3米的大瓯穴。后人不明其成因,便附会是“仙人拇迹”,砌石为池,镶嵌石匾,终成广州城的一处名胜。

“仙人拇迹”带有民间传说的意味,但更是广州“因水而兴”的有力证据。

除此以外,五仙观内的珠江印记还有“坡山古渡”石刻。陈秋霞说,在晋代以前,这一带是珠江边的一个小山岗,名为坡山,山下即为“坡山古渡”了。

到了唐代,江滩淤积,坡山一带成为广州开展海上贸易和外侨聚居的地区,史称“蕃坊”,也成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世界宗教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交流早期最集中、最繁盛的地点。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国际都市”的辉煌也就此开启。

穿越光塔路

一座千年光塔 一段岸线古史

从五仙观出来,

穿过生活气息浓郁的甜水巷,

这里也是昔日“蕃坊”的范围。

在1400多年前,

就有众多外国人在此穿梭,

“开放”“包容”在那时就深深根植于广州。

往北走一段就来到光塔路,

只见有着千年历史的光塔巍然矗立,

塔下的浮雕记录着一幕幕中外交往的场景。

自光塔建成到明清的漫长岁月里,

它都是珠江沿岸最为高耸的建筑之一,

为来到广州的船只指引方向。

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指出,历代都有各种肤色、各个国籍的人到广州做生意,不少外国人在广州度过了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光,繁衍后代、甚至终老广州。

唐代大诗人高适就以“海对羊城阔”来形容这片土地。在2000多年甚至更久远的岁月里,广州便有了发达的造船业,让人们增添了征服大海的勇气。

江海一体的开放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集中表现,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精华。广州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独特城市精神也来源于此。

珠江得名传说与外贸有关

千年商都的发展与外贸兴盛密不可分,甚至连珠江得名都跟外贸有关。

民俗学家、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曾应枫说,珠江得名,其实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有个波斯商人,得知南越有颗镇国之宝——阳燧宝珠,便愿以十万重金购买。几经交涉,终于得手。

在运往异国的途中,商人欣喜万分,取出宝珠放在掌心端详,只见它光芒四射,璀璨夺目,更加爱不释手。谁知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腾,一道白光从他掌心跃起,又潜入江中,化作一颗巨石。

这便是大家熟悉的“海珠石”了,而“珠江”也因此得名。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也反映了在古代广州人心中,母亲河珠江就如同宝珠一样璀璨美丽;同时,它也折射了广州外贸的久远历史。

光塔曾是珠江沿岸地标

行走在光塔街,只见沿路楼房林立,很难想象它曾是珠江沿岸的地标之一。然而,这份古今差异,恰好反映了珠江岸线的变迁,以及岭南文化所扎根的这片土壤是如何发展兴旺的。

据考证,古代珠江的江面远比现在宽阔。人们习惯把珠江称为“海”。直到现在,“过江”依旧被老广州人唤作“过海”。后来,由于上游三江夹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导致珠江不断变窄。

但根据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南越立国时,珠江宽度仍在2000米以上,是现在的近10倍。

秦汉时代的江岸就在如今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以南。秦朝的南海郡尉任嚣依山傍水筑“任嚣城”,这就是最早的广州城了。当时,珠江的海潮可涌至城下。

两晋南北朝时,珠江北岸就在下九路一带,那时候的西关,很多地方还是沼泽。

其后,珠江北岸的陆地平均每年向南增长六七十厘米。宋代由于扩建广州城,到处筑堤,使河道淤积加剧。

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岸到达如今南方大厦前的西堤。

1958年,大沙头经过人工填筑,与陆地相连,珠江北岸从此固定下来。此时的光塔,也从沿岸地标变成了内陆建筑。

寻迹杨孚井

一口下渡古井 一段河南源起

走过珠江北岸,

记者再去到珠江南岸,

寻找广州城一片重要区域

——“河南”的名称起源。

民间一直习惯于把现在的海珠区称作“河南”,不少人以为是其位于珠江南岸的缘故。但早在四百多年前,岭南大家屈大均就否定了这种说法称:“河南”源于东汉大学者杨孚。

杨孚是史载岭南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学者,也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中央政府官员,学识渊博,为官清廉。著名历史学家张磊教授曾评价他为“岭南文化的开拓者。”

杨孚所著《异物志》第一次对岭南风物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其中一部分采用四言诗体写成,又被后人誉为“粤诗之祖”“开吾粤风雅之先者”,对岭南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而他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

在珠江南岸下渡村里,相传是杨孚所开凿的古井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印证了广州的千年沧桑。

杨孚的家乡下渡村,

自古至20世纪末都是珠江渡口。

在探访中,记者一行沿着滨江东路进入下渡村,拐进了东约大街,走几步就看见一面青砖墙,上面嵌着“杨孚故里”的隶书石碑,杨孚井位于东约一巷几栋房屋包围形成的天井里,是一个红砂岩层中的天然凹穴,形制古朴,井口直径约0.4米,往井里看仍可见旧时的井台,井底有4个泉眼如自来水般涌出清水,介绍称“井水清冽、常满不溢”。

旁边的墙上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和杨孚井的介绍。井周围的空地相传是2000多年前杨孚故居的后花园遗址,古井是杨孚在建造花园时开凿的。

居民至今仍在杨孚井中打水。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摄

相传,杨孚晚年返回珠江南岸的下渡村,在自家花园种下了几株专门从河南洛阳带回的松树,就在杨孚井的位置附近。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这几棵松树上居然铺满了白雪,这在广州是罕见的怪事,老百姓感到非常诧异,认为是杨公的品行感动了上天,因而将杨孚的居住地称为“河南”,并尊称他为“南雪先生”。

据考证,唐朝以前,“河南”作为地名特指今洛阳市及附近地区。在岭南地区文人的诗词中,也常常出现关于杨孚宅前飞雪的词句描写,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更明确指出了“河南”的典故出自杨孚种松。

从这个传说中,也可以领略到广州文化中的“兼容并包”,吸收各地的精华。

不仅是杨孚,广州很多历史名人、文化大家都诞生在珠江之畔。

通过目前可以找到的广州最早地图——绘制于清康熙年间的《广州府舆图》,珠江水网从西北到东南贯穿全城,沉香洲、荔枝湾、沙湾水等清晰可见。

西北的沉香洲也即今天的金沙洲,四面被珠江环绕,岛上沙贝村有“岭南三忠”陈子壮,相邻的横沙村诞生了“粤讴鼻祖”招子庸。

南面的沙湾水乡是广东音乐主要发源地,沙湾“何氏三杰”在广东音乐的起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徜徉珠江水畔,

千百年时光流转,

岭南水乡独特的文化底蕴依然鲜活灵动,

一幅彰显大湾区独特魅力的画卷

正徐徐展开……

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篇:数学家华罗庚诞辰

下一篇:长江口二号古船将完成整体打捞迁移,已清理出豆青釉碗等陶瓷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