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6月新书,推荐这 13 本

时间:2024-07-08 10:13:04   阅读:188



六月新书推荐,国内原创文学中,我们既能读到作家陈丹燕女性视角下的“寻根”故事《阿玉》,又能读到作家张楚在小说《云落》中那些热气腾腾的县城生活;而作家杨潇最新的旅行书写《可能的世界》同样值得细读。

本月推荐的外国文学中,更多是以传记形式呈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人生侧面——其中包括诗人辛波斯卡两部视角全然不同的传记《辛波斯卡:诗心独具的私密传记》与《尘封的纪念物、挚友与梦》,前者通过各种生活细节与人生经历来发掘辛波斯卡的内心世界,后者则将辛波斯卡置放在时代层面去建构一个更具公共形象的诗人形象。

2024年已经加载50%,加上六月份的新书,上半年我们共推荐了57本,可能总会有一本陪你走过一段路,也欢迎留言推荐这半年里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愿2024年余下的日子里,你与《云落》笔下的女主万樱一样,有“使不完的力气,耗不完的生机”。


《阿玉》

作者:陈丹燕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2024-4-15

推荐人:渡水崖

这是一个女性视角的“寻根”故事。与传统叙事不同,着墨点不在那些宏大的家国历史、家族宗祀,而是追溯自我脚步可以抵达世界各地的自由、知识和阅历、爱的能力之来处——将自己托举出来的另一个女人。作者是旅行作家陈丹燕,也可由《阿玉》得知她特殊的成长背景:她的姓是跟着父亲因战争年代的革命需要改的,本姓李,书名上的阿玉也并非她的母亲,而是父亲的姐姐,一生未嫁、带过两代五个孩子的她的姑母,本名李玉娟。在自己五十多岁、对方近百岁羸弱之时,陈丹燕想要留下她存在过的痕迹,先“回去”找她。而陈自己在北京上海出生和长大,对祖籍广西平乐是完全陌生、此前未踏足的,也坦陈无归属感,只是“户籍上的一个地名”,她以父亲即阿玉弟弟的回忆作引,看见阿玉,让阿玉浮现,为她立传。

最动人的是那份情深,在写阿玉时陈丹燕的笔触几乎就是个小孩子,足见得两人的亲密、彼此依恋和理解。阿玉有旧时代女性典型的命苦,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十八岁开始代母责,饥荒中因捡来的食物中毒聋了耳朵。将弟弟养大供进大学花光了她的少女阶段,跨越恋爱和婚姻,直接深居厨房,“一辈子都没有假期”,陈从小做噩梦都是又战争了自己逆着人群回家,带不知世事的她一起逃跑。这样的阿玉是复杂的,她是一个最最传统的女性,作为一辈子的“处女”而自视洁净,在养老院也要与她人分开洗衣,但她又凭借最最跌宕的生命阅历,得以不信神,不信婚姻,不信落叶归根,保有真正的洁净和清高,成为一个精神上绝不算传统封闭的女性。

今天的我们可以如何看待这样的女性?《阿玉》给出一种回答:“也许家庭妇女缺少职业妇女的许多能力,这样的局限却反衬出她们爱的能力。”阿玉一生没有受过“伟大”“奉献”的教育洗礼,她把全部的自己投入弟弟一家是外部环境的局限,也是在一定的其他可能性出现如当幼儿园老师时的自主选择,她为此骄傲,也对弟弟和孩子们的爱始终纯然,即使这很“传统”,也不容轻视,不可否定它的价值。最后,阿玉在陈丹燕跑去为她买一个热馒头的心愿满足下离世了,她的名字被用她教的手艺绣上针脚(书封),好像另一种爱的能力的延续。


《云落》

作者:张楚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阿童木

如果读《云落》的间隙要挑一张专辑来听,我会选《华北浪革》。

不过《云落》并不革命,甚至谈不上浪漫,这个距渤海湾不过百八十里的县城,在作家张楚一笔一划的建造和编织之下,每一种花都有名字,每一道食物都有来历,每一个人都有普通的职业:搞工程的,开驴肉馆的,卖窗帘的……但普通人也可以有波涛汹涌的内心生活,如果描写他们的人本身又饱含深情,这县城的精彩就不输纽约巴黎北京上海。

故事的主角万樱,张楚形容她是“身上没有这个年岁的女人惯有的水果微糜之气,倒是那种旷野的清朗,那种深夜隐隐传来的掺杂着玉黍、稻谷和甘草的气味”,听起来很清爽吧还有点诗意,但是我,一个朝阳区21层大厦里饱受颈椎病折磨的打工人,则主要震惊于她旺盛的精力,且看她的作息:

晨起扫大街,上午在窗帘店帮工,晌午给老太太做饭,下午去按摩店给人推背,此外还要照顾常年卧床的植物人丈夫以及与另一个比她年轻十几岁的男人热情恋爱,一点没闲着。

万樱不是个例,云落也许还有几十上百个万樱,他们身上有的是使不完的力气,耗不完的生机,他们所在的这块地方,人们与草木一起疯长,吃饭与繁衍是顶顶重要的事情。张楚就生活在他们身边,记录下日日夜夜发生的事情,也就写下了一段华北县城的心灵史


《可能的世界》

作者:杨潇

出品方:单读 / 铸刻文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自媒体淡出之后,杨潇借助《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让我们见证了媒体衰落之后媒体人转型的无限可能。三年之后,《可能的世界》辑录了他在2010年代的旅行书写。这些文章的结集,不仅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穿梭在世界各地,随着他的目光观摩异域的政治理想与社会文化,借用他的耳朵聆听个体命运在时代巨轮下的浮沉起落,跟随他的思考共同回望全球的变化,进而反观我们自身。

每每读完一篇,总不免掩卷而有所思:这些文章写于杨潇行走世界各地的2010年代,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叠加,不仅让人缅怀那个年代的媒体赐予了杨潇行走世界各地的机遇,也让人歆羡杨潇幸运地亲临了那个年代的媒体际遇。“整个世界都在你周围发疯乱转,而我们却在这么个地方安静地待着,真是太奇怪了。”这是一位纽约小哥在印度听闻特朗普当选时蹦出的话语,杨潇这句载于序言中的话语,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拥抱世界”的自问式理由。

在爱尔兰篇中,杨潇从美墨边境到巴以边境的“墙上之墙”展览中意识到,船和墙是贝尔法斯特最耐人寻味的两个图腾,也可用于历史变迁下的人类生活之借喻:“船是一桩悲剧,却是那个乐观繁荣时代的产物;墙是和平象征,却拖着仇杀与战乱的长长阴影。船是活的,墙是死的。船是未来,墙是返祖。历史钟摆总是在船与墙之间摇摆。船是移民,是流亡,是奥德赛;墙是原乡,是终老,是美杜莎。船是自由的战栗,墙是安全的风化。船是冒险的,也可能是疯狂的;墙是稳重的,也可能是麻痹的——这是乔伊斯在《都柏林人》里一再使用的词语。船是全球化,墙是部落化。船是世界公民、墙是身份政治。船总是看着远方,要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墙眼里只有邻里,确信情感与道德会随着距离拉大而不断衰减。”

全书以爱尔兰篇作为旅行的结尾,恰如其分地叩问着散布于全球各地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确,和平年代往往歆羡见证历史,战争年代又恐惧历史降临,但也正如杨潇的结尾之句:“除了体育比赛,没人真希望去‘见证历史’,但就在那个如朝露般短暂的早餐,我好像听到了钟摆开始转向的声音。”


《穿过一无所有的空气》

作者:【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李琬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4

推荐人:渡水崖

六月见到这本美丽的书,无法抑制自己不走向它,翻开它。必须先称叹紫、粉、绿色层叠如引人进入窗外空间、望见飞鸟的封面设计,及似有鸟撞意喻、可以任意框住几行自己喜欢的诗句的主题书签,再适合不过阿特伍德这位文字直通感官、组合方式如她自己的发明的充满魅力的作家和诗人了。在夏天读,尤其感到世间万物的灵气都被吸纳进她的诗歌小剧场,有时是一大片宽阔也精细的景致(“此时池塘很美,/黄色石头,绿色苔藓,岩荠,/废弃许久的墓地,瘦弱又年迈的柳树。”《这片峡湾看起来像湖一样》),有时是社会活动(“蛋壳屑散落在公园四处/像压碎的蝴蝶翅膀,/像沙子,像彩色纸屑”《弗里达·卡罗,圣米格尔,圣灰星期三》),有时是家中小猫的灵动姿态和拟声(“一列小小的、毛茸茸的蒸汽火车”《鬼猫》)……

她是深深凝视外部世界的一双慧眼,“世界更黑暗了”。诗中有自然污染(“在夜晚高层建筑之间的/空气中,当你点燃你伪造的曙光/音乐就消亡了:/你的光亮是群鸟最后的黑暗”《致命光线意识》)和人类文明的沉沦(“诸神皱眉时,天气糟糕。/诸神发笑时阳光明媚。/现在我们总是笑,/额叶切除术后的呆滞微笑,/于是世界灼烧”《诸神的黄昏》),也有性(“肯定不是,我们想:/肯定不是这个进入那个!/不会是这样脏的嘴/和这样烂的牙!那烤梅干,那肉垂!//拜托,请穿好你的衣服。/它们存在必有原因:/将你从你自身拯救出来,/你自身的偷窥癖。”《其他所有人的性生活》)、性别的谎言(“许多你并不想要的东西/伪装成鲜花到来。”《公主衣装》)和关系暴力(“愤怒是红色的/飞溅的血的颜色//他充满了愤怒,/你努力去爱的男人//你打开门/死亡就站在那”《献给遇害的姐妹的歌谣》)。故阿特伍德的创作是同一个底层逻辑,让这本诗集读起来像是《使女的故事》和《证言》的切片,大朵烟花炸开散下来的一粒粒火星。

她也凝望自己,“我更老了”。这种凝望是带着好奇和勇敢之心去面对局部,进行对衰老、生死的自我探问与回答:失去水分而显稀薄的头发(《护照》)、磨损的手指(《终止》)……写这些诗的她抵达八十岁,她的伴侣、作家格雷姆·吉布森在这其间去世,扉页上也写将这本书献给他。

总体上,阿特伍德的诗是很有趣和想象空间宽阔的,她毒舌得很可爱,也许搭配原文还会更有诙谐效果,因也有英文字母形状、词性和发音引发的遐想。读她的诗集感到岁月的重量与轻盈感可以同在,爱的纯然与质疑可以同在,同时,它也勾起读者的朴素爱意,是在今天也能实体书籍存在的意义。


《我们的作家》

副标题:拉美文坛十圣

作者:【智利】路易斯·哈斯

译者:陈皓 等

出品方:99读书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思郁

不出意外,这大概是我今年读过最好的批评文本了,还是写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不得不感叹,好的文学很多,好的批评太少了。

这是关于拉美文学的论著,书中论述了十位拉美作家,基本上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拉美大神,比如博尔赫斯、鲁尔福、马尔克斯、略萨、富恩特斯、科塔萨尔、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奥内蒂,其中只有一位若昂·吉马良斯·罗萨的作品很少看到,其余人的作品都有中文版。看起来,这本书写的人物都是老生常谈,毕竟谈论那些熟悉的作家很容易,推荐新人更有价值,毕竟后拉美文学时代,需要新鲜的血液。

但是别忘了,这本书写作的时候,书中的作家大都未成名,或者只在拉美本土小有名气。哈斯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东奔西走,寻找当时他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拉美作家,在对话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已经发表的作品,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书中每一章都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小传,极佳的作家印象记,也是非常难得的批评文本——我一直认为,好的传记本身就该是一篇好的批评,哈斯的这本书给我的论断提供了一个好的论证。衡量批评最好的标准就是时间,时隔半个世纪后,我们重读这些文字,依然能被其中的分析所折服,被其中的论断所打动,这大概就是好批评的魅力所在。

书中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比如写科塔萨尔、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等,我尤其喜欢写鲁尔福的那一章哈斯对鲁尔福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一个好的批评家也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他对鲁尔福的观察和描述,让我们意识到作家与他们的写作之间并不全都是统一的。

在写马尔克斯的那一章中,哈斯已经意识到了拉美文学的“爆炸”即将到来了,他甚至敏锐意识到,这些作家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拉美文学。这种文学的神谕时刻,是拉美文学的魅力造就的。


《洛尔迦,被诅咒的诗人》

作者:【西】弗朗西斯科·翁布拉尔

译者:李卓群

出品方: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把噗

本以为是一本普通传记,没想到是深刻而尖锐的评传。作者弗朗西斯科·翁布拉尔通过对洛尔迦作品的深度解读,带读者走入了这位天才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该书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学素养,他将洛尔迦放置于西班牙诗歌传统的历史脉络中,对洛尔迦人格的三重撕裂——生命与死亡,善与恶,性别、心理与道德作出了深度剖析。

洛尔迦的形象,被他满怀赤子之心、易于吟唱的谣曲所遮蔽。事实上,洛尔迦是巴塔耶所言“文学与恶”的代表,是波德莱尔、爱伦·坡、阿尔托、迪伦·托马斯等诗人的后继者。翁布拉尔通过“魔灵”这个概念,破除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洛尔迦的想象和定位,不再是永远的“安达卢西亚之子”,而是一个在诅咒与祝福之间挣扎、通过创作寻求救赎的复杂个体。洛尔迦的诗如同他的生命,充满了对"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本质的反思。



《辛波斯卡》

副标题:诗心独具的私密传记

作者:【波兰】尤安娜·格罗梅克-伊尔格

译者:毛蕊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尘封的纪念物、挚友与梦》

副标题:维斯瓦娃·辛波斯卡诗传

作者:【波】安娜·比孔特

【波】乔安娜·什琛斯纳

译者:赵祯 / 许湘健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几乎可以如是言之:辛波斯卡有多被鸡汤化,她的传记出版就有多重要。凑巧的是,两部辛波斯卡传记几乎同时出版上市;对比阅读又发现,这两部传记视角全然不同:两本传记都收入囊中进行互补阅读,或许更能建立起辛波斯卡的立体形象——外部呈现的与秘密坚守的辛波斯卡。

某种程度而言,《尘封的纪念物、挚友与梦:维斯瓦娃·辛波斯卡诗传》更侧重于辛波斯卡的公共层面或“外部呈现”,与20世纪波兰的社会文化叠放在一起,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将辛波斯卡置放在时代层面去建构一个更具公共形象的诗人形象,尤其对于中国普通读者而言,过久且过分地将辛波斯卡诗歌截句鸡汤化之后,重新将辛波斯卡放回20世纪波兰就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辛波斯卡在特殊时期与公共事件方面的个人抉择,无论是辛波斯卡曾经写下的左翼诗歌,还是辛波斯卡曾经做出的越轨行为,都值得我们去重新认识,才能更好地认识她的诗歌。

很有意思的是,《辛波斯卡:诗心独具的私密传记》作者为了避免拾人牙慧而故意避开了前者的写法,通过各种生活的细节与人生的经历来发掘辛波斯卡的内心世界。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自述的那样,“我所感兴趣的并非是辛波斯卡的外部呈现,而是这位诗人的内心世界、她的个人发展与个性变化。”辛波斯卡留下了大量与朋友之间的通信,借助这些往来信札的私性材料,作者“尝试重建出她一生中曾经最坚守的秘密花园”,进而重新阅读她的爱情、友谊与诗歌。


《街头诗人》

副标题:薇薇安·迈尔的摄影人生

摄影:【美】薇薇安·迈尔

作者:【美】科林 ·韦斯特贝克

译者:李鑫

出品方:大风SilentRhapsody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2

推荐人:思郁

薇薇安·迈尔的一切都让人好奇。她的一生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得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她的家人早早去世,她卖掉自己的祖产,一辈子未婚,大部分时间都是给有钱人家做保姆为生,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和不动产。要不是她租借的储物仓库被拍卖,她生前拍摄的十几万张的照片和胶片大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正如这个新媒体时代中,差异化身份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比如农民工诗人,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保姆摄影师就成为了迈尔身上最容易引发公众好奇的标签。迈尔的摄影生涯跟其他专业的摄影师不同,她默默街拍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也没有跟同行进行过交流,她的一切摄影知识都是源自一种自发的好奇心,自学成才。她大概也从未重视过自己拍摄的作品,否则就不可能一直将那些胶片藏在自己储物柜里。她晚年仿佛已经遗忘了留下的那些胶片,当她的胶片开始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不断猜测时,丝毫没有人想过它们的主人就在他们身边不远处。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迈尔多彩多姿的街拍人生。与那些记录历史瞬间,刻意寻找宏大叙事,甚至故意摆拍的职业性的摄影不同,迈尔的街拍是随意的,日常化的,她不刻意寻找题材,她只拍摄能眼前看到的事物,她在随意之间记录下了上个世纪六十年到八十年代的纽约和芝加哥街头的日常史。

迈尔喜欢自拍。我最喜欢她的自拍,迈尔的自拍让我们看到一个摄影师总忍不住冒头的自我意识。那个自我是分裂的,有时候喜欢以背影世人,有时候通过折射的光影入镜,有时候偷偷摸摸在照片的某个角落出现——迈尔的自拍仿佛艺术家的一个签名,这个默默无闻的摄影师,却总想在照片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我们的自拍是把自我放到最大,迈尔的自拍是把自我缩小到一个点,一个不想被人注意,但是却可以自己找到的一个点。自拍变成了她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

是怀旧催生了迈尔的迅速成名,是网络让迈尔的照片迅速传播,是保姆摄影师的奇特身份引发公众的好奇心,引起了一场寻找薇薇安·迈尔的狂欢。


《王安石“强辩”考》

副标题: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

出品方:汉唐阳光

作者:周思成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近些年来,宋史成为显学,宋朝人物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书写对象。不过,对于宋代社会及其人物书写,面对纷繁浩瀚的史料大厦,都需要面对周思成所强调的现实问题:“素材的主观性和多样性越强,越能展现历史的复调性,本事好事,但有一个前提——史家能以‘历史的’、相对客观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素材。可惜,对于宋代编修官私史书来说,党派立场、政治权力产生了更严重、更系统的干扰”,“改写历史,为现实政治张目”,极其容易因“习染某种政治偏见的历史书写”而成为“诋诬之史”或“美颜著述”。

儒生在政治理想与现实实践之间的壁垒沟壑,彷如在宋代达成了中国历史的最佳时刻,让后世文人对这段历史充满了迷恋之情。然而,这也造就了另一番景象:在想象的温情之余,忘却了史学的敬意。对于思想实践最为活跃的熙宁变法时期,正如周思成所揭示的那样,咄咄逼人的朝堂强辩现象,新旧两派的浮沉命运及其毁誉两极,是诸多因素共同形塑的特殊历史现象:皇权偏好、个体性格、辩论技巧、制度激励、权利网络、行政作风等等。

周思成此书围绕王安石“强辩”性格及其后世书写展开,详究细察了北宋熙丰时期的政治生态、士人形象、皇权性格、舆论争夺及历史编修等不同维度,几乎以考据癖般重新审视了留存至今的“史料陷阱”,细心甄别了史料编纂的表里话语,重新建构被墨汁污染与唾沫湮灭的北宋舆论场域,重新审视了政治角力的现实逻辑与后世印象的原因所在。这部被周思成自谦为边角料小题目的思想史著述,借“强辩”一词考察了北宋历史及后世宋学的多面问题,不仅重新考察了变法前后的政治生态、士人肖像及舆论操控,还以小切大地呈现了历史研究应当注意的诸多问题,为历史爱好者及书写者提供了警示般的方法范本。


《洞穴公案》

副标题: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

作者:秦涛

出品方:大学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洞穴奇案》《电车难题》早已成为世人熟知的辩论公案,法律史学者秦涛的这部《洞穴公案》不妨称之为“食人公案”。正如副书名“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所揭示的那样,秦涛意欲借助虚构的“食人公案”之判决,采取中国古代的朝堂集议之方式,审视不同身份不同立场之人的观念冲突,呈现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伦理维度。

当然,作者采取了穿越的方式,让不同身份的人挪用了不同时期的法令律条及其伦理思想,才能构成这部喧嚣嘈杂的“思想实验”。也正因这种律条穿越的挪用,使得不同身份的辩论者,不仅呈现了不同思想流派的伦理冲突,也铺陈了不同历史朝代的律法思想。它既是对中国伦理思想面对法律的审视,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面对伦理的博弈,还能让读者在穿越虚构的法庭模拟中了解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

当然,书中还有诸多层面可以借机阐述,比如欠缺法律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群体如何谈论一件难以裁决的公共事件、中国传统伦理如何应对成文律法的价值冲突、例外状态下的个体究竟该当如何做出自己的抉择、司法审判如何面对公共舆论,乃至朝堂与民间又该如何面对圣裁制诏与伦理左右等影响司法的局面。


《耶拿1800年》

副标题:自由精神的共和国

作者:【德】彼得·诺伊曼

译者:张见微

出品方:望mountain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十年,拿破仑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的战争胜利,终于在1799年策动政变成为新的执政官。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的余波与拿破仑的铁蹄下,欧洲各国纷纷“以抗击像致命的病毒一样在法国肆虐的‘自由流感’”。世纪之交的耶拿小城,聚集了一群刚刚崭露头角的德国哲学家、诗人等影响欧洲乃至世界的天才们,他们希望用哲学和文学来替代政治行动的主义和革命暴力的宣传:“通往渴望已久的政治自由的道路,需要穿过哲学思考和诗性想象的针眼,如此才能弥合自由与自然之间的鸿沟,并为一个仍然完全不确定的新时代铺平道路。”

在耶拿这座小城,避乱而来的智识群体依然无法逃离时代的命数,他们怀揣着对自由理想的热忱与愿望,面对着现实世界的困惑与焦虑,在混乱的情爱和激烈的思辨之下,谢林的自然哲学将影响后世的思维方式,黑格尔在此完成了《精神现象学》,费希特的无神论将重击现实的秩序,歌德与席勒的戏剧想法也在此碰撞;他们聚集成争辩的沙龙,也创办着新锐的杂志,接受着逃亡者的到来,书写着突破性的文学作品,诗人的想象力则让历史说话,“既召唤出黑暗的时代,但又眺望更有希望的未来”。

这些智识天才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耶拿,等待着世纪钟声的来临,也呼唤着理想社会的诞生。他们在耶拿的现实处境与智识活动,不免让我想起抗战时期的中国本土:无论是敌伪诱降下的南迁学人,还是东南各省的西迁教授,他们也身怀着文化抗战、学术报国的热忱与理想,让曾落脚于蒙自小城或诸如李庄古镇,成就了特殊时期的学术重镇。在抗战时期,还有更多值得书写的人文坐标,它们也曾像耶拿一样聚集了民国时期避难或暂居的智识群体,他们通过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和创办刊物等方式,既在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也对外辐射了全国的智识,比如江西的泰和、福建的永安……


《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作者:【英】琳达·科利

译者:姚军

出品方:后浪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2024-5-1

推荐人:把噗

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而言,现代世界的诞生与共和思想、民主制度、民族主义、工业革命等推进息息相关。在《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一书中,作者琳达·科利却独辟蹊径,从战争与法律的角度重新阐述了现代世界的形成过程。在她看来,现代世界的兴起是各国创制成文法律,推动权利发展和国家变革的历史进程。而成文法律的制订,则主要源于战争的需要。

正如该书英文名“枪、船、笔”所示,《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不仅分析了军事压力如何推动立法活动(枪),还指出了交通工具的发展(船)和印刷业、出版业的普及(笔)在法律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影响了民众的政治观念和权利发展。书中特别提到成文法律在推动政治变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排斥特定群体如妇女、殖民地居民的工具。这其实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审视和调整法律以保障所有人的权利。

2024

本月书单推荐人

萧轶

媒体人,书评人

思郁书评人

渡水崖

文化记者、编辑

把噗

Festina Lente

阿童木

凤凰网读书编辑


编辑 | xuyan

主编 | 魏冰心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上一篇:“于一切猫咪无憎爱”|蒋勋

下一篇:妈妈衰老之后,连词语都开始脱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