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有趣

3月新书,推荐这 11 本

时间:2024-07-08 10:27:16   阅读:189



三月,我们惊喜地等到了马尔克斯的遗作《我们八月见》,在3月6日马尔克斯诞辰纪念日(1927年),此书多种语言版本全球同步首发。马尔克斯生前曾说,“对死亡的恐惧支撑我一直不停地创作,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写下去”,这部最后的作品是他留给我们珍贵的礼物。

此外,外国文学中时隔二十多年再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狱中家书》以及20世纪德语文学经典之一《隐墙》同样值得推荐,在两本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小说中,我们都能读到一种极端生命状态下试图活下去的张力。

本月书单中的两本国内原创非虚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燕东园左邻右舍》早已备受关注,前者记录了陕西科技大学的文学老师杨素秋如何在西安碑林区从无到有建设一座图书馆,后者是一部讲述在北京大学燕东园生活过的学人之书,以特稿的笔法还原老一辈学者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日常。

2023年底两本好书遗珠《失忆症患者》与作家顾湘全新小说集《老实好人》同样被我们补充列入三月书单。同样欢迎在留言区评论补充你所读到的好书。


我们八月见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侯健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3-6

推荐人:思郁

马尔克斯生前最后出版的小说是《苦妓回忆录》,那本小说基本可以看作是《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其中一个未完成的章节的续写,也是日本文学《睡美人》的变形,现在看多少有点让人不适——一个老男人对年轻女性的意淫,渴望从混乱的性生活中收敛自己的欲望,重新寻找爱情和缪斯的故事。

现如今我们得知,马尔克斯还有一本遗作,几乎跟《苦妓回忆录》同时创作,但是迟迟没有出版。多少让人怀疑,这本书会不会是断言残片的未竟之作。要知道,大多数作家的遗稿都没有过于重视的必要,要么是没法拿出手,要么没必要拿出手,除了专业的研究者,普通读者没必要过于重视这样的文本。但是毕竟是马尔克斯,全球多种语言于今年三月份同时首发,多少让人好奇,这样大张旗鼓的背后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我的阅读观感中,《我们八月见》和《苦妓回忆录》几乎是同一类型之作,两本书都讲述了欲望的故事,只不过后者讲述了一个老男人不得已规训自己的欲望,前者中的安娜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欲望的故事。后者是一个老男人的意淫,前者讲述了一个中年女性的欲望觉醒。后者的男性单一视角让很多读者不适,感觉马尔克斯似乎还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后者的女性视角又让我们意识到他正努力改变自己,适应新世纪的文学家角色。

如果说《苦妓回忆录》是一部大师最后的平庸之作,《我们八月见》至少让我们见识到大师最后想跟上时代的努力。这大概是他小说少有的以女性视角为主的叙事,讲述了一个女性对家庭和婚姻困惑,她从不断的外遇中反省自己的欲望,重新找到了自己渴望的生活。所谓赋予女人主体性,就是将她的欲望归还给她。从一个简单的外遇故事入手,马尔克斯敏锐地意识到了女性受困在平庸日常生活中,内心有着不可驯服的求生意志。


《狱中家书》

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刁绍华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1-1

推荐人:渡水崖

这部时隔二十多年再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以陀翁在1984年、28岁时因参与政治运动被捕并处死刑,入狱四年间写给哥哥和弟弟的六封家书为名,算是《死屋手记》的“前传”。他在其中展露了一种真实无矫饰的极端生命状态:患胃病和痔疮,忧郁症加重,开始癫痫并持续一生;日常和打架、吵架、赌牌的苦役犯在一起;临近执行日,自我精神上的恐惧和无助。

这四年也是体味“痛苦”的循环往复。生存现实的受限,不阻止他的头脑高速运转,不停思考,而思考就是痛苦的,他说。给最亲近之人的文字中,陀已呈现出一种紊乱:他向哥哥和弟弟“广泛而又确切地谈钱”,一边抱怨他们没有按时寄钱,一边安慰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缺钱;一边呼唤他们“记住我”,一边安慰他们“不要为我难过”。生命的矛盾张力,激发出一个所谓伟大的作家人性深处的善恶交织

书中除了书信,还有文论、集会发言等,而前者自我抒发的浓情蜜意和混乱的喃喃和后者的内敛冷静、简洁有力的语言之间形成了一种古怪的张力。他在入狱前提出“幻想家”,一串在互联网时代几乎可以用作金句和自嘲的妙语连珠,何尝不是对后来狱中那个他的映衬。他关心普通人,将九岁时一位仅仅说过一次话的家中农奴对受到惊吓时自己的温柔安抚画面刻画得十分动人,却很难说是贵族出身的天然悲悯心,还是“重生”后的某种悔悟。

如果读完书中他用大自我谈论民族历史、女性运动、城市与人口问题,再去回看家书中他的小我,会发现在自以为死期将至时,他提到很多次“喜欢”,喜欢树林,喜欢书籍,不是在谈论喜好、热爱具体的什么,而是生命中的一切。也许只有到极致时刻,这样朴素的“爱”才会在心头发生。这些思想上的坚固与羸弱,组成一个完整的“人”。而如今的我们没有办法对他的写作真正地感同身受,故而一读再读。


《隐墙》

作者:【奥】玛尔伦·豪斯霍费尔

译者:钟皓楠

出品方:明室Lucida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把噗

近来读过最为惊喜的一部小说。以略显老套的日记体叙述开篇,没想到竟然能展开一个“末世危机”的软科幻故事——一堵看不见“墙”隔开了生死,让“我”存活的世界变成一座“孤岛”,于是“我”必须探索一切生的途径,让自己活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现代人类文明进行了深刻反思。

很多人提到,这是一部女性版《鲁滨逊漂流记》,恰如其分。通过创造性地介入女性视角,这部小说与当下再次流行的女性主义思潮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位女性在生存困境面前寻遍途径活下去并找到自我的觉醒故事。小说没有给出造成“隐墙”的缘由,也没有提供一个可靠的结局。但反过来想,这些又为何需要呢?

“隐墙”就是一个绝妙构想,由典型的现代主义式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者创造,它制造了危机、推进了叙事、形塑了人物,在恐怖、悬疑、诡异的体验中,读者必将获得什么。读完《隐墙》的每位读者都将变得不同,虽然很可能,一开始他们并不能立即意识到变化。


《老实好人》

作者:顾湘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3

推荐人:蚂蚁

看顾湘这本书像是搭上电动车兜风,风吹过来有一点冷冷的,但又有点幸福。看见了很多人事物,你对一些产生了兴趣,你想象ta们经历了什么,承受着怎样的痛苦,但出于礼貌、一点点怯懦和一点点善意不去追问,让能发生的故事和关系就这么发生,错过的也就错过了,也没什么。

书里讲年轻人、老年人、中年人的故事,也讲鱼、狗和兔子的故事。谁都在忍受着一些,默许着一些,又期待着一些。“老实好人”好像活得有点可笑,有点惨淡,有点屈辱,可是谁又不是见过深渊的幸存者,谁又不是不知怎么活才好?只是仍可选择自己的生活,仍可“凭着储藏在心里的水,像苔藓一样活下去,并使我脚下一点石头化作土壤”。在春天读完这本,合上书页居然感到生活确如作者自己对本书的评价:哀戚又明亮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作者:杨素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4-1-1

推荐人:把噗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本网红书?作者杨素秋,一位新晋网红?很多情况下,处于阅读潮流风口的书,我百分百不想推荐,即便它们真的很好。但这次,我想破下例,坚定地推荐它,为什么不呢?这本书足够好,好到需要被所有人知道、被更多人阅读。我清楚它的价值,当下和今后的,每位读到的人都是幸运的,他们都会有所收获。

书中讲的内容不必多说,已有太多公号推文,篇篇10万+。我更感兴趣的,也是触动我更多的,是作者作为一名普通“青椒”,文笔好得让人惊讶,估计能让很多职业作家汗颜。书里写到许多生活中的普通人,性情各异,如在眼前。这种文笔没有被长期的学术训练所规训。

作者显然是爱书之人、读书之人,典型的“文艺青年”(何以见得?到单位第一天就挂出《花样年华》《步履不停》海报,让领导呆住、让读者心惊,着实为之后的“仕途”捏把汗),但没有陷入短视和愤青。作者的理想主义扎根于现实土壤,是一种“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只要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往好的方向转变。

用阅读抵御学术,在现实夹缝中为理想勇毅前行。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有着足够包容的温情,或者这正是作者通过不断阅读获得的教养。在今天,一份不过激、不张扬的理想主义俨然成为一份宝贵资产,当它在一位女性身上实现,让人倍感振奋和激动。


《燕东园左邻右舍》

作者:徐泓

出品方:单读 / 艺文志eons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把噗

开年最佳非虚构作品?我愿意把这份殊荣献给它。在几天的阅读时光中——因为好读好看,我发现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很快便读完了——《燕东园左邻右舍》给予我的是一段被温暖、愉悦的情感包裹、充满惊喜和发现的旅程。作为读者,我好似也跟随作者的文字回到1926到1966年激荡岁月中,目睹一批批来到燕东园定居、又因各种原因离开的北大教师家庭,他们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燕东园左邻右舍》是一部讲述在北京大学燕东园生活过的学人之书。作者徐泓在出生100日当天,由燕南园搬入燕东园,并生活至今,成为园内仅有的老住户。由她来书写燕东园的历史、回溯生活于此的学人群像,最是恰当。借助回忆、档案、史料、口述等,徐泓拿出前记者出生的专长,以特稿的笔法还原老一辈学者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日常。用作者的话来说,该书是“为发生在楼里那些不应该被湮灭的往事,留下一份追索与记录”,因此而言,除了朴实动人的文本价值,它还具备保存历史记忆的档案价值。


《致你:一部宣言》

作者:【英】伯娜丁·埃瓦里斯托

译者:任爱红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4-3

推荐人:思郁

2019年,伯娜丁·埃瓦里斯托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并肩获得了布克奖,成为了布克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奖的黑人女性,当年她已经六十岁了。但是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她的名字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她自己的推特上写到,他们把我的名字从历史上删除的随意性,才是我们这些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后来,她写了这本自传性的书《致你》,讲述了她从出生之后,面对的各种歧视和不平等的生活,努力抗争的故事。

这是一本非常坦白心迹的书,埃瓦里斯托从自己的家族故事开始讲述,她的母亲原本可以成为一名中产阶级教师,因为嫁给了她父亲,一位尼日利亚移民,迅速降为底层。埃瓦里斯托虽然是混合血统,但是别人只会看到她父亲的血统,一位黑人女性。她出生要承受双重的原罪,她是一个次等人,还是一名女性,她出生要承受第二性的历史,她有段时间还是同性恋。为了逃离身上的黑人、女性和同性恋身份的困惑,她选择了一种局外人的生活方式,过着一种自我放逐式的生活,成为了一名艺术家。

这本书埃瓦里斯托的抗争主义宣言,她写作诗歌,创作戏剧,逐渐摸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她的创作生涯已经有四十多年,写了八部小说,大都是关于少数族裔的主题,使用也都是诗体小说的形式,拿了不少小众文学奖,但依然不为大众所知。她也彷徨过,犹疑过,因为担心自己的书没有销量,版税无法养活自己,但是至少她坚持了下来,直到六十岁的时候,凭借《女孩,女人,其他》获得布克奖。


《狼性时代》

副标题: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作者:【德】哈拉尔德·耶纳

译者:周萍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萧轶

在讲述纳粹德国战败之后的阅读视野里,往往更容易聚焦于普通德国人如何成为纳粹分子的战后罪行追责与反思。《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则从流离失所的返乡之路、战后废墟的生活方式、黑市交易、经济重建、艺术潮流等方面入手,还考察了战后德国男女之间的性别张力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甚至专门探讨了女性过剩带来的情感问题和战后男性的性无能问题。当然,也涉及了道德背负之下的沉默与压抑,比如盟军占领下的宣传教育、战后罪责的反思问题。

作者在放弃宏大命题的思辨,转而从琐碎普通的日常生活入手,去重现战后德国在纳粹阴影之下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法,这种细微而具象的历史考察往往能够掀开更多疑团的灰色地带,重新发现战后德国普通人身上所弥漫的幽微心理。尤其是战后分崩离析而又亟待重建的废墟生活,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体层面都充斥着历史残存和现实强制的种种困扰,这就给日常生活带来了难辨未来的混乱色彩,也给生存法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丛林空间,作者着眼于的正是这种乱糟糟的生活本身。

作者重新借助史料,深入战后无政府主义状态的日常生活中,去看待脱下纳粹军装的“人狼”和战后废墟为求生存的“人狼”如何共处一室,去感受一个背负着罪责的民族如何在沉默压抑下抬起生活的房梁,去窥探战败后的沮丧男性如何与战争下幸存的独立女性之间的婚姻情感乃至性爱问题,这些混乱杂糅的真实生活为我们理解此前不断阅读追责反思方面的战后德国阅读视野提供了新颖的桥梁,为读者搭建了一条通往战后德国真实生活心理的斑斓之旅。


《文学之冬》

副标题: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

作者:【德】乌维·维特施托克

译者:陈早

出品方:万有引力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1

推荐人:渡水崖

纳粹对德国文艺界的破坏,是当下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阅读议题。如何把一个个几乎被正史“除名”的作家、剧作家、诗人等,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再穿缝回大的历史叙事中,是德国作家乌维·维特施托克做的了不起的尝试。作为历史非虚构,它读起来让我想到几年前的《午夜北平》,绘声绘色、故事性十足,意味着有艺术加工,有大胆的评论,有直抒胸臆,甚至可以读出作者本人对哪些人是更青睐或不屑的,很有人情味儿的写作。

“文学之冬”,特指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到他颁布废除所有重要公民权利的一条法令之间的共五十天左右,写及几十位艺术家的抗争、被惩处或流离。因为每一日有不同人物轮番出场,结尾附当日新闻条,也能看到总体的情势愈发跌宕紧张,除了因武装暴力冲突去世人数增多,还有流感新增病例的暴增,画面感很强,一部纸面上的、多“声部”的电影《钢琴家》。

在这本书中也能读出艺术家遭遇寒冬的非偶然性。从文中描述可以看到,他们普遍具有时髦的外在形象(“无产阶级的皮夹克”“戴扁帽和金属丝框眼镜”)、遗世独立的性格和不俗的才学见识,这些个人魅力的因素加成强化了感召力和被追捧条件,加上他们多有政治职务在身(很多人在大学任教),喜欢创作、演讲或私下聚会,在纳粹看来是巨大的威胁。“参与时代辩论”是文艺从业者的一种秉性,作者说,但许多事例也可见信仰坚定和“政治上的无知”并不冲突。无论如何,一切都与宣扬“洁净”、否定“源于心灵和情感活动的创作”的德意志文化格格不入。

作为不同人的小传记来读,也会看到诸如不为世俗所接受的恋情曝光、一部作品走红后的暴富购房等“花边新闻”,甚至有破碎却优越的家庭环境,是每一个时代文艺知识分子身上的共性,而这些情感、金钱的丰富阔绰,也在特殊时期给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庇护。只是很多结尾处,作者的考据没有破开“时代命运”的悬念,不知道他们最终去向了何方。


《失忆症患者》

作者:【法】热拉尔丁·施瓦茨

译者:徐家龙

出品方:三辉图书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11

推荐人:萧轶

此书作者热拉尔丁·施瓦茨是纳粹一代的第三代人,不仅在代际方面有着更宽阔的理解视域,还因她拥有法德双重国籍而使得观察视野更为宽阔。通过追踪祖父如何在纳粹时代获取自私的利益,包括姑姑和父亲等有着一定年龄差异的同一代人的不同心理,去追诉祖父辈一代的普通大众何以在顺从、妥协、冷漠和积极等因素下促成了纳粹的横行,进而比较法国与德国、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之间在战后追责方面的差异所在。

这本书着重分析的是纳粹德国的随大流者和战后德国的自我辩护者,借助祖父的身影去试图理解这两个重大的时代问题:他们既是体制的参与者,也是体制的受害者,这种夹杂着能够自圆其说的身份互换之下,究竟该如何去追问历史阴影之下的罪恶与责任呢?作者并没有执拗于如何声讨祖父一辈,而是更期待从祖父一辈在纳粹德国时期的内部心理与战后追责之下的自我辩护之中去看待责任究竟该如何理清。

在后半部分,尤其重点比较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这两个平行世界,因宣传教育和意识塑造的不同方向,两个国家的人民对待纳粹的责任态度也完全不同,这也给两德统一之后的社会奠定了心理冲突。当然,施瓦茨还书写了柏林墙倒塌后民主德国的相关责任问题。这些重大的历史问题都终究落到具象的个体身上,真正应该追问的恰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之责任。

热拉尔丁·施瓦茨认为,有时一旦谈及罪责,人们太喜欢把自己看成了受害者的心理,往往就很容易丧失自我而自我脱责,进而把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推脱给社会形势或历史进程。因为“纵容犯罪距离参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因为犯罪者会因周围的妥协而让罪行的边界越发扩散;日常琐碎的盲目、顺从、投机或冷漠,正是让罪行边界扩充的现实土壤,而当罪行边界消失之时,罪行的实施就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改头换面成了光明正大的政策面貌……

当然,热拉尔丁也承认,身处其中之人确实难以直接使用我们今天的后见之明去过分苛责他们;但她同样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说“不”显然是可能的,甚至是更可取的——如果说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当时会做什么,那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知道我们该如何作为,以及我们在未来应如何作为。两德统一后,负责管理史塔西文件机构的负责人罗兰·雅恩,曾在专门研究民主德国时期随大流者的著作中写道:“在沉默和屈服之间,有很多种适应的方式。但适应是有代价的。它给了那些以国家利益为名施行不公正的人以合法性外衣。”

尽管代价或许很大,无法苛求所有人挺身而出,但罗兰·雅恩依旧强调,“不管是谁,在适应的同时几乎总是有行动空间的”,或许所有的工作都略带耻辱,但除了自私自利之外,人还是可以去拥抱诸如羞耻、尊严等,去拥抱更多现实的可能性。


《解剖孤独》

作者:【日】慈子·小泽-德席尔瓦

译者:季若冰 / 程瑜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2

推荐人:萧轶

在中国,孤独作为一种状态,往往容易被解读成小资腔调的心灵鸡汤式话语。近些年来,由于孤独症候群经由互联网讨论而逐步进入公共健康议题,但更多时候依旧停留在顾影自怜式的独白话语之中。尽管互联网上有着诸多的群体依然坚持着从鸡汤话语中突然去解读孤独,但更常见的依然是从心理学或病理学等角度切入,或者从新闻事件中去阐释孤独群体的存在状态。

作者在引言《脱节的人们与孤独的社会》中借助美国医生的研究引用数据写到,孤独关系到寿命的缩短,相当于每日抽15支烟;它所造成的寿命缩短问题比肥胖和药物滥用更为突出,使人们的死亡风险增长了26%。这个既是个人问题又是公共健康的议题,最耸人听闻的表现方式是近些年来东亚很多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集体自杀问题。

作者鲜明地指出,不该把孤独太过归咎于病理化或心理学来处理。在她看来,孤独社会的来临有着三个条件:它不仅仅是一个非常多的人感到孤独的社会,还是一个人们没有感觉到被整个社会照顾与关怀的社会,其结构促成了孤独感而非归属感和联结感,甚至还是一个社会或社群作为一个单位的孤独,因为这个社会没有与其他社会及整个人类密切链接,他们或感到被遗弃、被忽视、被边缘化或被剥夺权利。

作者通过研究日本互联网集体自杀、年轻人孤独群体部落聊天室和灾难重建下的孤独群体等社会现象及其内心心理,探讨孤独何以如同流行病般在全社会蔓延开来,集体自杀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比如那些自杀者与蛰居族并不缺乏社会交流,他们本身就是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联结的,最主要的还是这些个体缺少社会互动和社会支持;与此同时,经济的停滞不能作为自杀率上升的解释因素,不过揭示出了政治经济赖以维系的空洞承诺,不仅因为承诺落空之后的期待落空,也因为在政治经济体系中找寻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因为,失业不仅仅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更意味着失去尊严和自我价值,这种主体性的自我匮乏才是真正导向自杀率上升的原因所在。

尤其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之下,绩效社会隐藏着难以撼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当一个社会将其成员价值工具化,当它将人视为可有可无时,孤独就会产生。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被非人化,不仅仅是那些被边缘化、被遗弃或明显身处被遗忘风险中的人。”作者直接指出,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直接影响了人的工作性质,进而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份认同、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从依赖一个安全的制度到生活在一个极其不确定的新制度下,它以一种深刻的方式影响日本社会,病极大改变这个国家的气氛。”

当一个个体仅仅被简化为生产力价值时,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只有工具价值或功利价值,成为随时都可能被抛弃的“多余之人”。而消除孤独所需要的真诚与信任,这种克服孤独人际关系又不依赖工具化价值,而是基于内在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在自我评估中诞生自我价值感。然而,哪怕是存在着牛郎女侍这类日本式商品化亲密关系或者不同形式的搭子等中国式社交型亲密关系,依然无解于孤独问题的缓解,虽然它们给予了某种形式的社会可供性,但这恰也表明这些个体或群体缺乏非商品化亲密关系的可供性,反而是孤独社会来临的显著标志。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绩效社会,个体所遭遇的痛苦往往无非被功利社会所共情,甚至被病理化或污名化,如同我们经常所遭遇的“太过矫情”之类的冰冷回应。由于孤独源自被感知到和被感受到的社交孤立,而非仅仅是实际的肉体孤立,这就关系到一个社会对于个体之于社会关系的显性与隐性期待。故而,全球“孤独流行病”的存在,必须重新审视社会和主体性的内外部结构,“我们需要想象力来构想新的存在方式和新的共同生活方式,从而增进所有人的福祉,不抛下任何人”,让越来越少的个体不再被视为或被自我认为是“多余的人”,因为孤独与否,是一个不仅关乎内在、更关乎外在的“感知到”或“被感知到”的主体性问题。

2024

本月书单推荐人

萧轶媒体人,书评人

思郁书评人

渡水崖文化记者、编辑

把噗Festina Lente

蚂蚁今年一定会学会骑自行车!


编辑 | xuyan

主编 | 魏冰心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上一篇:当女人站上高处,人们就想把她拉下来 , 张悦然 x 茹斯汀·特里耶

下一篇:为什么会有人想不开,跑去开书店?

网友评论